日月不肯遲,四時相催迫。轉眼間,“八五”普法進程已過半。
在兩年半的時間里,博愛河務局錨定目標,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以“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國家憲法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等一系列法治宣傳活動為抓手,以黃河保護法及其配套法規宣傳為落腳點,砥礪前行,一步一個腳印,推動“八五”普法規劃落地生根,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奠定法治基石。
用“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
推進全民尊法學法用法,必須抓住“關鍵人群”。
博愛河務局嚴格履行黨政主要負責人推進普法工作第一責任人職責,堅持普法工作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推進、同落實,堅持做到以業務帶普法,以普法促業務,不斷推進普法和業務雙融雙促,用“關鍵少數”“關鍵崗位”帶動“絕大多數”,不斷推進全民尊法學法守法用法。
該局將法治學習宣傳教育納入局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年度學習計劃,通過局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黨支部“三會一課”等方式深入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提升領導干部法治思維。
抓住行政執法人員這個“關鍵人群”,開展執法人員專題培訓,每季度至少開展一次執法人員廉政談話、業務知識集中學習,實現執法人員參與率和持證上崗率100%。
針對公務員,依托“中國水利教育培訓”網絡學習平臺,組織公務員開展法律知識培訓學習,每年網絡培訓學習不低于50學時,實現達標優秀率100%。
堤防上的普法陣地帶 學法零距離
走進博愛沁河,法治文化墻、法治苑、司法保護基地等法治景觀,點綴在21公里長的堤防之間,掩映在花香與綠茵之間。沿沁群眾一邊漫步游園,一邊學習法律常識,已經成為大家最愜意的休閑方式。
2023年,隨著博愛沁河法治文化宣傳帶被河南省司法廳、河南河務局聯合命名為“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河南黃河法治文化帶”,標志著該局法治文化宣傳陣地建設已經初具規模。
一條“幸福河號普法專列”,滿載著法治文化、黃河文化、地方文化、黨建文化等內容,行駛在博愛沁河堤防的各個站點之間,每個站點都有自己的宣傳重點和相應特色。
在丹河口站,憲法樹以漫畫的形式介紹了我國的法律框架,既生動形象又淺顯易懂。
在留村閘站,法治長廊宣傳側重水法、河道管理辦法等水事法律法規,并結合先進搶險人物事跡等,構成了一個集防洪宣傳、法治宣傳和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生態樣板工程。
在西王賀站,與地方政府共建的彩色人行步道為沿沁村民提供了一個休閑娛樂的好去處,15個迷你音箱每天播放黨建、防溺水、水事法律法規等知識,用直白樸素的“大白話”傳遞法治理念。
在白馬溝站,習近平法治思想中“十一個堅持”的重要內容為普法列車的行駛劃上了一個句號。博愛河務局也將繼續沿著法治的軌道,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普法活動 讓法條活起來
結合每年的宣傳主題,博愛河務局搭建豐富多彩的宣傳平臺,唱好“法治”宣傳這出戲。
“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宣傳活動期間,開展倡議活動,進行簽名儀式,組織知識競賽,開展“以案釋法”宣講,法律進學校、進社區、進家庭、進田間地頭等“十一進”活動,使普法更加貼近群眾。
特別是抓住黃河保護法頒布實施前后關鍵期,開展了形式多樣的集中宣傳。宣傳小分隊分別赴鄭州花園口、焦作龍源湖公園、博愛縣人民公園、幸福湖公園等開展宣傳活動。排練的文藝節目《三斤珍貴的水》,通過真摯的感情、生動的語言,號召群眾用實際行動支持節水。在機關辦公樓所在地,打造了黃河保護法宣傳一條街,安裝了50組宣傳牌,將黃河保護法的宣傳融入到了地方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為文明城市創建貢獻了黃河力量。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出發。在“八五”普法的下半程,博愛河務局將繼續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引領,更好地滿足沿沁群眾對普法工作的新需求新期待,在推進自覺守法、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的法治環境過程中再添黃河力量,奮力譜寫新時代法治黃河新篇章。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