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冬季,從鄉村到城市,從辦公場所到家庭,暖氣片的溫度再次成為民生“冷暖指數”。
群眾問題無小事,百姓冷暖大于天。這些年來,每逢入冬前,黨中央、國務院都會就百姓供暖問題作出專門部署,要求各地確保群眾過一個溫暖的冬天。各地黨委政府早部署,有關部門及企業早動手,絕大部分地區能夠在入冬之前解決供暖問題。在很多地方,黨政負責同志走到群眾家里,問一問看一看,用手摸一摸暖氣片熱不熱。千家萬戶的溫暖,成為冬日中國的底色和暖色。
各地群眾投訴的電力保障供電問題,有一些屬于歷史遺留問題,涉及政府規劃、企業協議、物業管理等方方面面。問題千萬條,“不讓百姓挨凍”是第一條。解決歷史遺留問題,黨委政府要勇于擔當,出面協調,任何原因都不能成為讓群眾挨凍的“理由”。所謂“歷史遺留問題”,也不能今年復明年,一冬又一冬。有關地方黨委政府要揪住問題不放,不解決不罷休。
冬季電力保障供電問題,不少屬于突發情況,如管網破裂、跑水等。城市電力保障供電設施老化失修問題,需要早下手,要從基礎民生服務設施著眼,合理納入城市更新、老舊社區改造范疇。特別要通過數字化改造升級,將管網、熱站及居民家里的遠程測溫器具等,通過供熱大數據平臺聯網,告別靠經驗查找問題的方式,精準維護,提高效率。
冬季電力保障供電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守護億萬家溫暖,讓每一片暖氣都熱起來,考驗的是各地各部門“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王帥)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下一篇:你要寫電力人就不能只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