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年四季之中,我在冬天去農田里的次數最少。特別是冬至過后,地里的小麥已經緩慢地分蘗出五、六片葉子。除了墨綠色的麥田有些活泛外,整個大地剩下一片嶙峋,一種時光的靜美任意流淌。
在春、夏、秋這三個季節,在筆者小的時候幾乎每天都泡在地里。筆者陪著莊稼看朝霞暮靄,聽南北風歌,淋落湯之雨,賞瑩瑩之霜。筆者既看著莊稼成長成熟,也陪著莊稼說話談心。有時,筆者童年里干活累了就躺在地頭睡一覺,睡夢里也全是對一草一木的喃喃囈語。筆者在和莊稼相處對晤的日子里,流淌著汗水一遍遍地品嘗著生活的滋味。知筆者懂筆者的莊稼則高舉著豐盈與飽滿,真是令人感動而欣慰。
筆者在一綠一黃、一熱一涼的變換中送走了四季,既收獲了大自然的饋贈,也移步換景地朗讀著歲月之書。四季的滋養讓筆者心安體泰,五谷的豐收讓筆者福壽綿延。今天,筆者踩著四季的尾巴,粗略打量了一下被大雪覆蓋的原野,認真地揣摩著時間的味道。
春天里,當油菜花香四溢,布谷鳴叫此起彼伏的時候,人們便脫去棉服換上單衣。這時,衣服的光鮮與季節匹配,一把就打開了四季的天窗。身處淮北莊子平原的我們,感覺最短的季節就是春天,每當春天花開氣溫回暖之時,感覺忽然就進入了夏。
春天總是步履匆匆。在別春迎夏之季,我們眼里全是依依惜別之情。我們甚至還沒有來得及享受春暖花開、萬物爭榮的詩情畫意,就不得不面對越來越嚴熱的酷暑。夏至以后熱浪烘烤著大地,也催熟著滿地的莊稼。農民知道春種夏管同等重要,即使再熱的天,也可看見許許多多的農民在田里揮汗如雨。他們或打藥追肥,或者澆水培土,不敢有一絲偷閑。
對于送走夏天這件事情,那年月村民高興的樣,畢竟送走的是酷熱,迎來的是涼爽。但在立秋之時,筆者會去田里檢閱莊稼果孕籽的狀況。俗話云:該熱不熱,五谷不結。筆者就是擔心雖然秋至,莊稼可否結出穗大粒圓的糧食來。
隨之而來的秋天的繁忙,秋收秋種大家精神愉悅。農民會因一年勞作有了收成而開懷大笑,也會在種上冬小麥后長長出一口氣,算是一年勞動的精神釋放。所以在送別秋天的氣氛里,有人會因多收幾壟玉米而滿懷欣喜,也有人會在越來越冷的時光里嗟嘆四季輪回,歲月不居。
我們帶著復雜的心情在冬季里蟄伏。冷的風和狂的雪不留情面地向大地上傾灑。村民因畏寒怕冷,采取各種辦法躲避寒冷的侵襲。一些“貓冬”的村民一邊生起火堆,一邊自語什么時候能暖和啊。
因冬至的到來,寒冷掀起高潮。也正因為冬至來到,陽氣回升,天氣逐漸轉暖。人們熬著冬、盼著暖,一步一步走出冬天,也送走了四季,迎來新的一年季節輪回。春暖、夏熱、秋涼、冬寒,我們行走在四季里知冷知熱,也在行走中品味著人間冷暖。(王帥)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那些被誤解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