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這個日子總會很熱鬧。這些年,不肯背上“婦女”之名的姑娘們發明了“女生節”;商家們打出促銷的牌子,熱情洋溢地喊你“女神”;甚至一度,很多公眾號如同商量好一樣,刻意回避“婦女節”這三個字,生怕在這一天得罪了過節的本主。這多少有點像宿命,女人的宿命——管你是誰,總有那么些“帽子”,是這個社會和他人要強加給你的,雖然王冠與荊冠的異同,個中滋味只有戴著的人明了。
我想,一些女性對“婦女”二字的抗拒,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在現實中有太多的刻板定義給到了這兩個字。從給女童的布娃娃,到成長中要端莊、要賢淑的規訓;從“剩女”的恐慌到求職時被拒絕的窘境;從如何平衡事業與家庭的陳詞濫調,到網絡上“蕩婦羞辱”的暴虐……太多的外部信息,已經習焉不察地內化成很多女性對自我性別的抵觸。
走在路上,忽然就哼起了一首老歌,那爛熟于心的歌詞不自主地就唱出了口:“夜已深,還有什么人,讓你這樣醒著數傷痕……”那是快30年前曾風靡大街小巷的歌。這個小眼睛的女子,唱了《為你我受冷風吹》、唱了《不必在乎我是誰》后,并沒有隨著《當愛已成往事》走進流行音樂的歷史記事本。有一次,在電視上一檔音樂節目中看著她與崔健一起把《外面的世界》演繹得搖滾風十足,讓人忍不住贊一聲:真帥!
是,那歌聲、那姿態,灑脫十足卻盡展嫵媚。和當年唱片公司著力為其打造的都市女性代言人的形象相比,如今的她,更像是一朵自內而外自信著、美麗著的鏗鏘玫瑰。雖然我也很喜歡聽她前夫的歌,可兩相對照,六十幾歲的“小李”還十幾年如一日地在演唱會上自嘲著“聞不得女人香”、哽咽著“愛的代價”、嘶吼著“越過山丘”……聽上去,真真少了一份自在的感覺。
那種自在,是經歷過也沉浸過、投入過也掙扎過、愛過也痛過之后,對過往、對他人、對自己全部的接受和釋然;
是盲目過也錯失過、自責過也自嘲過、失望過也糾結過之后,對生命、對未來、對遠方誠摯的熱愛和期待。
那真是屬于女人的最好的狀態。
女人的節日,鋪天蓋地可見各種對女人的贊美,但其中也不乏戲謔和調侃。在字里行間,你總會讀出一些東西,并不讓女人愉快。它裹著贊美的糖衣塞給女人一顆并不甜美的果子——因為你是女人,你要美麗妖嬈、你要風情萬種;因為你是女人,你要上得廳堂、你要下得廚房;因為你是女人,你要賢良淑德、你要任勞任怨;因為你是女人,你要……你要……
嗯。總有很多要求。沒問題,不是說你不可以做到。但是,等一下,你有沒有想過,這樣的因果關系是否成立呢?你聽聽那歌里是怎么唱的——“但是不要只是因為你是女人”。還有那一句:“要為自己保留幾分……”
沒錯。就應該是這樣。一切對你來說都可以,但一定,別把唯一的原因歸結為“你是女人”。這樣,你才能在女兒、妻子、母親……這一系列因為他人而具有的身份之先,看到那個最重要的人——你自己。
都說女為悅己者容。你有沒有想過,那個悅己者,首先應該是你自己;
都說腹有詩書氣自華。你有沒有想過,那些因充實而獲得的肯定,首先應該來自你自己。
非常好。只是,這難道僅僅是女人應該擁有的嗎?這難道不應該是人(男人和女人)都應該力求使自己具備的嗎?
所以,別給自己太多的前提和預設——僅僅因為“你是女人”就承擔或放棄,都不是合理的緣由。
無論男人還是女人,如果一切行為決定都出自性別的因素,那么這決定能有多少是心甘情愿呢?能有多少可以做到回首時刻無怨無悔?
讓自己灑脫、自在,無論男人還是女人。
讓自己優雅、健康,無論男人還是女人。
讓自己快樂、勇敢,無論男人還是女人。
所以,你盡可以坦然地接受或者送出一句祝福——婦女節快樂!
女人抱怨是一種毒藥,它摧毀你的意志,削減你的熱情,抱怨命運不如改變命運,女人抱怨生活不如改善生活,畢竟抱怨≠解決,凡事多找方法,少找借口,強者不是沒有眼淚,而是含著眼淚在奔跑!
每一個你羨慕的收獲,都是別人努力用心拼來的,你可以抱怨也可以無視,但記住不努力你連輸的資格都沒有。(王帥)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