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多地利用高校大學生、外出務工人員陸續返鄉時機,舉辦多場招聘會,鼓勵更多返鄉人員留在家鄉就業創業。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也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居民在“家門口就業”,既可降低生活成本,也可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家庭,避免了與子女、父母長期分離,還可利用下班時間,兼顧家里的農業生產等。因此,越來越多的外出務工者期望能夠“家門口就業”,有效解決“務工”與“務農”、“錢袋”與“后代”兼顧問題,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數。
針對居民“家門口就業”新需求,近年來我縣持續深化“家門口就業”公共服務建設,努力擴大服務成效。縣人社部門構建了一體化信息平臺,包括用人、用工等在內的信息,“無感填報、一次生成、多方共享”;各地紛紛啟動建設“家門口就業服務站”,打造“15分鐘就業服務圈”,力求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知政策、找工作。各地要積極引導就業服務站工作人員分類采集崗位情況、招聘要求、福利待遇等信息,為返鄉人員“家門口就業”提供更多就業崗位,讓群眾真正享受到“就業就在身邊”的幸福感。
產業是就業的保障。讓更多居民“家門口就業”,關鍵還需要產業托底。各地一方面要通過創新投資機制,健全政府投資與社會資本投入聯動機制,送車間到村、送崗位到戶、送技能到人,讓返鄉人員能有更多就業選擇;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大力發展“農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讓返鄉人員能有用武之地。
就業穩則民心安、社會穩。我們要更加突出就業優先導向,健全就業促進機制,增強就業的適配性穩定性,確保讓更多群眾能夠在家門口就業,從而托舉起他們“最近的、穩穩的幸福”。(王帥)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