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明月灑清輝,又是一年中秋時。中秋節,作為僅次于春節的重大節日,選擇以何種方式度過,不僅是對干部作風的重要檢驗,也能反映出一名黨員干部的心境和修養。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中秋度佳節,貴在一個“清”字。古人以明月自喻,是因為月亮包含有清高、廉潔之意。中秋賞月,賞其清明、清朗,不僅是對闔家團圓的向往,對歲月更替的感嘆,更有一份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對精神境界的追求。作為黨員干部,如果流連于觥籌交錯、關系人情之中,就失去了中秋節本身的意義。
古人言:“正人先正己,廉政亦廉家。”黨員干部既是干事創業的骨干,也是家庭的表率,必須嚴格自律,站在堅持黨性原則和維護黨的形象的高度,充分發揮“頭雁效應”,管好自己、立好標桿、作好表率,自覺遵守廉潔規定,守牢為官做人底線,涵養清淳家風。
廉潔過節,不僅要把好“家門”,還要守好“后院”。因此,黨員干部要抓住節日這個移風易俗的良好契機,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廉潔修身、廉潔齊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時,從身邊人管起,嚴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戒除特權思想,構筑預防和抵制特權的防護網,嚴把家庭廉潔關,當好家中“廉潔監督員”。
城鄉流水節有情,清風明月廉無價。節儉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更是社會正能量的價值取向,勤儉節約、廉潔過節,正是讓中秋佳節回歸本來面目的最好途徑。防止“節日腐敗”,固然需要紀檢監察部門強勢出擊,重拳整治,營造不敢腐的壓倒性態勢。而倡導廉潔過節,就需要黨員干部以慎獨慎微作為寶典,思而出乎理智、行而不忘法紀,廉潔過節不“失節”。(王帥 王漢成)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中秋味道
下一篇:安全管理“嚴”要“刮骨療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