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會是傳達上級精神、統一思想認識、安排工作的有效途徑。但個別地方隨意擴大會議規模,一些原本只需少數領導干部及部分領域干部參加的會議,無論事大事小、是否必要,一律要求全員參加。
更有甚者,為“陪會”披上了科技“外衣”,以視頻直播的方式,讓多個下屬部門在線集中收看,下級“陪”上級、多數“陪”少數。這樣的“陪會”現象,容易增加基層干部負擔,擠占他們干本職工作的時間和精力,助長了形式主義的歪風,值得警惕。
“陪會”現象之所以會產生,根子在“上”而不在“下”。一方面,少數領導干部熱衷作秀造勢,存在“會癮”,認為參會人數越多越能彰顯權威,也越能體現和促進工作成效;另一方面,基層干部擔心不“陪”就是對工作不上心、對領導不尊重,即便分身乏術也只能聽之任之。要想為基層干部卸下“陪會”包袱,關鍵要加強源頭管控,對“上”精準施策。作為會議召開方的領導干部,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科學看待會議用途,不慕虛榮、不圖虛名、不務虛功,從思想上根治“會議依賴癥”。
要倡導少開會、開短會、開管用的會,做好會前評估審批,嚴格控制規模規格,尤其要控制參會人員范圍,與議程不直接相關的人員,無需參會;同時也要對科技賦能會議加以規范,杜絕線上“陪會”,真正為會議“瘦身”、為基層減負。(王帥)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消防法規是用無數無辜生命換取的應該得到敬畏和嚴格遵守
下一篇:九重界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