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冬天
凜冽寒風肆虐狂嘯
歷史的冊頁被反復翻卷騰挪
一路蜿蜒挺進的中國革命
銜南湖初航的序曲起筆
以鐮刀與鐵錘疊韻的調式
沿途激蕩熱血、信仰和澎湃的旋律
行至上杭縣古田鎮,將懲前毖后
標注在斗爭進行曲的特定間奏
九月來信的余韻和新泉整訓的延音
在此融會升華
星火重構立意
燎原暈染經史
燃起木炭
撕開晦暗的夜
把火花四濺、熱氣騰騰的長短句
送抵力透硝煙紙背的錚錚鐵骨
聚攏的澄澈星眸
被坐席中央一味辣氣十足的湘音吸引
那位在馬背上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詩人
以筆懸壺,對穿梭于曲徑的烽火望聞問切
通幽的關鍵詞
他早已了然于胸;開出的處方
劍指病灶,讓頑瘴痼疾無所遁形
零落顫動的微光
整合成星辰。字節的暴動
看齊紅旗漫卷的語境
油燈助興身影
他伏案疾書,攜毫管的馳騁
匹配意象的橫空;彈落的煙灰
深諳三萬余字《決議》
又將立命蒼生的經緯
加厚了幾分。廊柱灰墻上
墨跡為標語蓄勢,翹首
春暖花開的平仄韻律
如椽之筆洋洋灑灑
落款的四字題跋——“黨指揮槍”
從群山環繞中的那座普通祠堂破土、拔節
呼應嘹亮號角、蓬勃火種
盤桓苦難輝煌的行板
葳蕤生生不息的經絡
讓不朽與傳奇,點睛于
海晏河清的恢宏卷帙
(王帥)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國歌的誕生
下一篇:月背上升起的五星紅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