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故因果論
。1)事故因果類型:①集中型、②連鎖型、③復合型。
(2)多米諾骨牌原理:五因素:①社會環境和管理、②人為失誤(88%)、③不安全行為和不安全狀態(10%)、④意外事件(2%)、⑤傷亡(后果)。
2、管理失誤論:認為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但是造成“人失誤”和“物故障”的這一直接原因的原因卻常常是管理上的缺陷,后者雖是間接原因,但它卻是背景因素,而又常是發生事故的本質原因。
3、擾動起源論
4、能量轉移論:認為在一定條件下某種形式的能量能否產生傷害、造成人員傷亡事故,取決于:①能量的大小;②接觸能量的時間和頻率;③力的集中程度。
5、軌跡交叉論
該理論的側重點是說明人為失誤難以控制,但可以控制設備、物流不發生故障。
。1)人的事件鏈:生理、先天身心缺陷――社會環境、企業管理上的缺陷――后天的心理缺陷――視、聽、嗅、味、觸五感能量分配上的差異――行為失誤。
。2)物的事件鏈:設計上的缺陷――制造工藝流程上的缺陷――維修保養上的缺陷――使用上的缺陷――作業場所環境上的缺陷。
軌跡交叉理論強度的是砍斷物的事件鏈,提倡彩可靠性高、結構完整性強的系統和設備,大力推廣保險系統、防護系統和信號系統及高度自動化和遙控裝置。
6、人因素的系統理論
(1)S-O-R的人因素模型:包括兩組問題:①危險出現;②危險釋放。
每組包含三類心理和生理成分:①對事件的感覺(刺激S),②對事件的認識(內部響應、認識活動O),③生理行為響應(輸出R)。
。2)海爾模型:四方面相互關系:①察覺情況,接受信息;②處理信息;③用行動改變形勢;④新的察覺、處理、響應。
7、綜合原因論
。1)三原因:①直接原因、②間接原因、③基礎原因。
。2)三因素:①社會因素、②管理因素、③生產中的危險因素(被偶然事件觸發所造成的結果)。
。3)事故產生的過程:由基礎原因的“社會因素”產生“管理因素”(間接原因),進一步產生“生產中的危險因素”,通過人與物的偶然因素觸發而發生傷亡和損失。
下一篇:危險、有害因素的識別理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