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介紹
環境與資源學院目前有3個系,即: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安全技術與工程系、資源與城鄉建設系;下設4個本科專業。該學院有環境工程、環境科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巖土工程、地質工程5個碩士點。
環境與安全類(包括環境工程、安全工程兩個專業)、環境工程專業本專業有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主要培養從事城市、區域、工業、企業的環境污染控制與治理、環境監測與評價及環境規劃與管理的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為使學生具有寬厚而扎實的專業基礎和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與創新意識,本專業實行大類專業培養,學生入學后前一年半為專業基礎教育,后兩年半按照專業方向深入學習專業課程。通過學習,要求系統掌握專業的基礎理論與基本技能,計算機和地球信息科學技術的應用,具有污染控制工程設計、管理及技術開發的能力和環境監測與評價、環境規劃與管理的能力。
專業介紹
本專業培養能從事安全技術及工程、安全科學與研究、安全監察與管理、健康安全環境檢測與監測、安全設計與生產、安全教育與培訓等方面的復合型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學生入學后前一年半統一學習人文社科、數理化、英語、計算機和工程基礎課及專業基礎課。后兩年半主要學習工廠、物業、交通、礦山與地下建筑、商廈與地面建筑的災害防治技術及工程和通風、凈化與空氣調節、安全監測與監控、安全監察和管理、保險與風險評估、安全系統工程等專業知識和實踐。畢業生可在各級政府安全管理和監察機構、工業企業、消防、保險、交通、物業、建筑、設計院所等部門從事技術和管理工作,也可在高校與科研單位從事教學與研究工作。
學校介紹
福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創建于1958年,現已發展成為一所以工為主,理、工、經、管、文、法、藝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大學。
我校現有18個以本科生培養為主的學院: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物理與信息學院、化學化工學院、土木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學院、環境與資源學院、管理學院、法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公共管理學院、外國語學院、軟件學院、廈門工藝美術學院、建筑學院、紫金礦業學院等,設置64個本科專業,擁有1個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1個國家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門國家級精品課程,27門省級精品課程。另外,學校還設有至誠學院、陽光學院2個獨立學院以及繼續教育學院、海外教育學院。
學校與國內數十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校際、校所協作關系,并且主動面向區域與國家經濟建設需要,不斷加強校企、校地合作。充分利用兩岸三地關系,圍繞閩臺文化交流,積極開展對臺、港、澳地區的科教文化交流。先后與美、英、德、法、俄、日、韓等國家2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際協作關系,其中與英國赫特福德大學、阿爾斯特大學、德國萊法州等建立了中英、中德國際教育合作項目。積極開展中西文化交流,建有國內首個西方文獻典籍中心--“西觀藏書樓”,成立了國際漢學研究院,國際著名漢學家、荷蘭皇家科學院院士施舟人先生( Kristofer Marinus Schipper)長期在校從事漢學學術研究、交流和教學活動。學校已成為福建省與國際及臺、港、澳地區科教文化交流的一個重要窗口。
進入新世紀,福州大學正致力于由教學主導型向教學研究型大學轉變,努力把福州大學建設成為具有較強學科相對優勢,體現教學研究型辦學特色和開放型辦學格局的我國東南強校,為我國和福建省地方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