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患者尤其是年輕患者來說,改善生活狀態(tài)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勝于服藥。胃病患者應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勞逸結合:長期精神緊張會通過大腦皮層影響植物神經系統,使胃黏膜血管收縮,胃功能紊亂,導致胃炎和潰瘍發(fā)生。此外,無論是體力還是腦力勞動過度勞累都會引起消化器官供血不足,胃黏膜分泌失調,從而導致胃病發(fā)生。
2.加強體育鍛煉:體育鍛煉有利于改善胃腸的血液循環(huán),增強人體素質,提高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減少發(fā)病機會。
3.避免藥物刺激:需要長期服藥的患者應在醫(yī)生指導下及時調整用藥。
4.防止腹部受涼:冬季氣候變化較大,要隨氣候的變化,適時增減衣服,尤其要注意腹部的保暖。
5.飲食調節(jié):有規(guī)則的定量進食,避免暴飲、暴食;在急性發(fā)作期,白天可每隔2小時進食1次,癥狀控制后改為1日3餐;進食時切勿狼吞虎咽,宜細嚼慢咽;進食不宜過飽,睡前不宜進食;消化性潰瘍患者主食要以面食為主,尤其是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少飲咖啡、茶,少吃辛辣、過酸食物;提高飲食中粗纖維膳食的比例;提倡食用植物油,少食或不食動物性脂肪,因為植物油是人類必需脂肪酸的主要來源,而必需脂肪酸可以在胃黏膜內迅速地轉化為前列腺素E,增強胃黏膜的防御機能。
上一篇:生活安全小常識
下一篇:居家生活如何減少家電輻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