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專家指出,泥石流與滑坡、崩塌不同之點就是流動。泥石流不僅能夠流動,而且它的搬運能力、浮托能力還非常強大,遠非流水所能比擬。如四川省涼山州流沙河泥石流,竟能把在河谷中洗衣服的老大娘搬運1.3公里而安然無恙,可見其浮托能力之強大。因此,當遇到泥石流發生時,必須采取下列緊急措施:
發現有泥石流跡象,應立即觀察地形,跑至溝谷兩側山坡或高地。
當處于泥石流區時,應迅速向泥石流溝兩側跑離,切記不能順溝向上或向下跑動。一般黏性泥石流比稀性泥石流容易躲離。
而當處于非泥石流區時,則應立即報告該泥石流溝下游可能波及到的村、鄉、鎮、縣或工礦企業單位,密切注視泥石流的變化發展趨勢。
逃生時,要拋棄一切影響奔跑速度的物品。
不要躲在有滾石和大量堆積物的陡峭山坡下。
不要停留在低洼地方,也不要攀爬到樹上躲避。
相關部門也應該加強監測,密切關注泥石流的動向。
有關政府部門應立即組織由政府、單位(村、鄉、鎮)、專家及當地群眾參加的搶險救災活動。
擬定并實施應急措施(或計劃)。包括加強管理泥石流溝及下游溝谷。比如:酌情限制車輛和行人通行;組織危險區群眾迅速撤離等。
密切注視該泥石流災害可能引發某種生命線工程(如水庫、鐵路、公路、發電廠、通信設施、渠道等)的次生災害甚至第三次災害。如火災、洪水、中斷交通、爆炸、房屋倒塌等。
建立觀測站(網)進行長期動態監測,掌握災情的變化發展趨勢,并作出決斷。特別要注意泥石流具有陣發性、間歇性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