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是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人們在享受電帶來的種種便利時,如使用不當或稍有不慎就可能發生觸電事故。
一般情況下把不慎接觸帶電的家用電器,或誤觸斷裂的通電線路稱為觸電。
觸電對人的傷害主要是電灼傷和電擊傷。其中,電灼傷主要是局部的熱、光效應,輕者只見皮膚灼傷,重者可傷及肌肉、骨骼,電流入口處的組織會出現黑色碳化。
而電擊傷則是指由于強大的電流直接接觸人體并通過人體的組織傷及器官使它們的功能發生障礙而造成的人身傷亡。不論是電灼傷還是電擊傷,其造成的損失程度一般都與傷者觸電時電流強弱、電壓高低、電流接觸時間長短以及電流經過人體途徑和是否有絕緣保妒(穿膠底鞋、站在干燥的木板)有關。
電擊傷后,輕者僅出現惡心、心慌、頭暈和短暫的意識喪失,恢復后通常不會留下后遺癥。嚴重電擊傷可致休克、心跳驟停,甚至死亡。電休克恢復后可留有頭暈、心慌、耳鳴、眼花、聽力或視力障礙,多可自行恢復,但恢復時間較長。另外,電擊傷還可引起內臟損傷和破裂。
如何搶救觸電傷者
1、癥狀較輕者:即神智清醒,呼吸心跳均自主者可就地平臥,嚴密觀察,暫時不要站立或走動,防止繼發休克或心衰。
2、呼吸停止、心搏存在者:將傷者就地平臥,解松衣扣,通暢氣道,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有條件的可實施氣管插管,加壓氧氣人工呼吸。亦可針刺人中、涌泉等穴,或給予呼吸興奮劑(如山梗菜堿、咖啡因、可拉明)。
3、心搏停止、呼吸存在者:應立即作胸外心臟按壓。
4、呼吸心跳均停止者:現場搶救最好能兩人分別施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臟按壓,以2比15的比例進行,即人工呼吸2次,心臟按壓15次。如現場搶救僅有1人,也應按2比15的比例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
5、處理電擊傷時,應注意有無其他損傷。如觸電后彈離電源或自高空跌下,常并發顱腦外傷、血氣胸、內臟破裂、四肢和骨盆骨折等。如有外傷、灼傷均需同時處理。
6、現場搶救中,不要隨意移動傷員。移動傷員或將其送醫院,除應使傷員平躺在擔架上并在背部墊以平硬闊木板外,應繼續搶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繼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在醫院醫務人員未接替前救治不能中止。
7、如果觸電者有皮膚灼傷,可用凈水沖洗拭干,再用紗布或手帕等包扎好,以防感染。
觸電者搶救秘笈
1、發生觸電時,最重要的搶救措施是先迅速切斷電源,然后再搶救傷者。
2、切斷電源撥開電線時,救助者應穿上膠鞋或站在干的木板凳子上,戴上塑膠手套,用干的木棍等不導電的物體挑開電線。
3、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不得中途停止,一直等到急救醫務人員到達,由他們采取進一步的急救措施。
五種情況最易觸電
1、架設供電線路不合規格。如臨時急用線路架設過低;電力線與電話線共用一根線桿,久之繞在一起,刮風下雨人接電話而觸電。
2、用電設備損壞或不合規格。如日常照明用的電燈開關、燈頭損壞,插座蓋子破損,電動機、變壓器等電氣設備不檢修,鐵殼上不裝接地線等。
3、電源進線、臨時線路、電力設備不裝單獨的開關和保險線,因而不能在發生事故后立即切斷電源。
4、不遵照安全規程辦事,一味蠻干。如檢修安裝電燈、電器不拉斷開關和閘盒;搶救觸電者時,不用絕緣材料去挑開電線等。
5、日常生活中的意外事故,如放風箏時,線攪在電線上,大風將電線刮落刮斷等。
案例一 救助不當夫妻雙亡
2001年7月25日晚7時50分,在西安某學校工作的趙先生到文藝路父母住處看望老人。進屋后,他發現69歲的父親和70歲的母親竟雙雙倒在衛生間早已身亡。經現場勘察,趙母右手指有電擊傷,經分析認為,趙母在洗澡時遭到電擊,老父聞訊搭救,不幸也觸電身亡。
專家點評:
在電淋浴器安裝好后,應檢查其是否安裝牢固,且使用前必須先注滿水再通電,防止電熱管干燒而導致漏電。另外,插頭與插座接觸必須堅固,不能松動。并應在專用線路上配置電流大小合適的保險絲座,以防線路太細而接觸不良,導致漏電與著火。用戶在電淋浴器停止使用時,應注意通風,保持電淋浴器干燥。如果發生漏電及觸電事故,應先拉下居室內的電源總閘,以防出現救護者同時觸電的慘劇。
案例二 雨中觸電兩人喪生
今年9月14日晚9時許,上海某電力安裝公司工作人員在虹橋路一工地內緊急修理大吊車。當時正下雨,一位電工在工地臨時安裝了一盞碘鎢燈照明,電線接在工地移動配電箱上,照明燈靠在大吊車上。兩個工人當時均穿著膠鞋站在車旁,并順勢將手搭在車身上。突然,隨著兩聲慘叫,兩人全身不停顫抖,隨后倒地不省人事。最終一人當場死亡,另一人在送往醫院后因搶救無效死亡。
專家點評:
導致慘劇發生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參與搶修的工作人員缺乏相應的用電安全常識。因為當時正在下雨,碘鎢燈就靠在車身上,此時碘鎢燈外殼發生漏電,再加上雨水導電,雖然兩名死者當晚都穿著絕緣膠鞋,但膠鞋卻因為浸濕而失去了絕緣作用,因而造成了事故的發生。
上一篇:煤氣事故的預防和救助
下一篇:手指戳傷的四步簡單生活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