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崩塌
崩塌是巖土體的突然垂直下落運動,經常發生在陡峭的山壁。過程表現為巖塊順山坡猛烈翻滾,跳躍,相互撞擊,最后堆積在坡腳,形成倒石碓。
降雨、融雪、河流、洪水、地震、海嘯、風暴潮等自然因素,以及開挖坡腳、爆破、修筑水庫、開礦泄洪等人為因素,都有可能誘發崩塌。
崩塌會損害農田、廠房、水利設施和其他建筑物,導致人員傷亡。鐵路、公路沿線的崩塌,會造成交通堵塞、車輛損毀、行車事故。
2.什么是滑坡
滑坡是巖土體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軟弱面整體或局部向下滑動的現象。發生破壞的巖土體以水平位移為主,除滑動體邊緣存在為數極小的崩離碎塊和翻轉現象之外,其他部位相對位置變化不大。
滑坡受自然地質運動和人類活動的雙重影響,會對城鎮建設、交通運輸、河運航道、工礦企業、農田村莊、水利水電建設等造成重大破壞。
3.崩塌和滑坡的前兆
斷流泉水復活,或泉水井水忽然干涸。
滑坡體后緣的裂縫擴張,有冷氣或熱氣冒出。
有巖石開裂或被擠壓的聲音。
動物驚恐異常,植物變形。
4.緊急防護措施
(1)前期預防
不在危巖下避雨、休息和穿行,不攀登危巖。
夏汛時節去山區峽谷郊游,要事先收聽天氣預報,不在大雨后、連陰雨天進入山區溝谷。
(2)危機救助
行人:立即離開巖土滑行道,向兩邊穩定區逃離。切記不可沿著巖土體向上方或下方奔跑。
駕車者:應迅速離開有斜坡的路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