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大震發生后,到處是殘垣斷壁、危樓及倒房構成的瓦礫堆。在沒有外來人員援救之前,自救是一項與死神爭分奪秒的斗爭。時間就是生命,從歷次大地震的經驗得知,地震發生后,當天內扒出的人,救活率可達80%,第二天為30%~40%,時間越長,存活率越低。地震對人體的傷害,大部分是倒塌的房屋所造成的。
如果震后不幸被廢墟埋壓,要盡量保持冷靜,設法自救。無法脫險時,要保存體力,盡力尋找水和食物,創造生存條件,耐心等待救援。
①被埋壓在廢墟下時,至關重要的是不能在精神上發生崩潰,要有勇氣和毅力。強烈的求生欲望和充滿信心的樂觀精神,是自救過程中創造奇跡的強大動力。
地震中被埋壓在廢墟下時,周圍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極小的空間,你一定不要驚慌,要沉著,樹立生存的信心,相信會有人來救你,要千方百計保護自己。
②被壓埋后,注意用濕手巾、衣服或其他布料等捂住口鼻和頭部,避免灰塵嗆悶發生窒息及意外事故,盡量活動手和腳,消除壓在身上的各種物體,用周圍可搬動的物品支撐身體上面的重物,避免塌落,擴大安全活動空間。條件允許時,應盡量設法逃避險境,朝更安全寬敞、有光亮的地方移動。
③被埋壓后,要注意觀察周圍環境,尋找通道,設法爬出去,無法爬出去時,不要大聲呼喊,當聽到外面有人時,再呼叫,或敲擊出聲,向外界傳遞信息求救。無力脫險時,盡量減少體力消耗,尋找食物和水,并有計劃使用,樂觀等待時機,想辦法與外面援救人員取得聯系。
④地震后,往往還有多次余震發生,處境可能繼續惡化,為了免遭新的傷害,要盡量改善自己所處的環境。此時,如果應急包在身旁,將會為你脫險起很大作用。
⑤在極不利的環境下,首先要保護呼吸暢通,挪開頭部、胸部的雜物,聞到煤氣、毒氣時,用濕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開身體上方不結實的倒塌物和其他容易掉落的物體;擴大和穩定生存空間,用磚塊、木棍等支撐殘垣斷壁,以防余震發生后,環境進一步惡化。
⑥維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廢墟下的時間比較長,救援人員未到,或者沒有聽到呼救信號,就要想辦法維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內的水和食品一定要節約,盡量尋找食品和飲用水,必要時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據有關資料顯示,震后2小時還無法獲救的人員中,窒息死亡人數占死亡人數的58%。他們不是在地震中因建筑物垮塌被砸死的,而是窒息死亡,如能及時救助,是完全可以保全性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