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29日電(記者韓喬趙曉輝)為遏制中小學生被侵害事故日漸上升的趨勢,教育部、共青團中央29日在此間啟動“預防校園侵害,提高青少年兒童自我保護能力”的行動,幫助中小學生提高自護自救能力,作自己的保護神,并打擊犯罪,創建“平安校園”。
近兩年,來自學校內外對學生的身體、心理的侵害行為逐漸上升,中小學生的各類傷害事故時有發生,來自老師、同學和陌生人的性侵犯事件也常常見諸報端,對廣大中小學生造成了很大危害。
29日是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在啟動儀式上,教育部部長周濟強調,教育工作者要以學生的安全、健康和發展為重,要把學生的安全擺在最為重要的位置。
此次行動將以“體驗教育”為基本途徑,通過全國范圍的“平安校園訓練營”,安全急救現場模擬等活動組織廣大少年兒童開展自護自救訓練;通過深入模擬情境,掌握自救本領。
這次活動將持續一年,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在總結以往工作的基礎上,將認真研究、分析當地校園侵害事件、案件的特點,加強中小學安全保衛工作,有針對性地開展預防活動,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將成立“平安行動專家團”跟蹤指導全年活動。
一些富有愛心,自護經驗豐富的“平安使者”,包括交警、醫生、法官、消防官兵也將參與到活動中來。
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制度創立于1996年,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為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