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爸爸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胖一點,結實一點,但是寶寶并不是越胖越好。假如寶寶過胖,活動就會受到限制,運動量相對減少,這不僅對骨骼生長不利,而且因負荷過重,長期會使腿部彎曲,嚴重時因呼吸困難,肺部換氣不足,從而促使巨紅細胞增多,有時喉頭甚至發紺,心臟負擔增大以及出現充血性心力衰竭等。許多科學家認為,10歲以內,特別是一歲以內,保持正常體重很重要,因為胎兒在母體內從第30周起到嬰兒出生手一周歲,是人體內脂肪細胞增殖的“敏感期”,如果這個時期過于肥胖,會促使脂肪細胞數目增多,增加成年后肥胖癥的發病率。
寶寶肥胖的原因,除了少數是由于遺傳或某些神經和內分泌疾病引起外,主要是飲食方面的原因:
牛奶攝入量過多,牛奶與母乳比較,不僅所含抗體少,抗病能力低,而且蛋白質含量過高,其中尤以酪蛋白較多;另外,乳糖過低,鈣和磷比例不合適,鈉含量過高。所以,一般牛奶喂養的嬰兒,體重增長較快,肥胖癥的發病率遠比母乳喂養的高。由此,應合理把握牛奶的食用量,適當增加輔食和蔬菜的比例,以利于保證合理的營養搭配,保持健康和適中的體重。
不良的飲食習慣。有些爸爸媽媽喜歡吃含糖多的甜食和脂肪多的油膩食品、有些媽媽就按自己的口味喂寶寶,結果有的寶寶從小就養成不愛吃青菜、豆類和清淡食物的習慣。
嬌生慣養、迎合孩子。有些爸爸媽媽不斷地給寶寶各種糖果、糕點和巧克力等零食,假如每天多給寶寶吃五塊糖,就可額外攝入熱量100千卡,每周即可多增加體重100克,這就成了寶寶肥胖的又一原因。由此,只有合理喂養,科學飲食,才可避免寶寶過于肥胖。
上一篇:幼兒飲食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