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東方時空-時空連線)4月9號下午4點20分,廣州市番禺區一家正在建設中的工廠廠房突然發生坍塌,現場約有四十多名工人被壓在廢墟中。接到報警后,當地四家醫院緊急出動七輛救護車趕往現場。與此同時,公安、消防以及周邊群眾四百多人也火速趕到出事地點,進行緊急搶救。幾分鐘后,第一位傷員被眾人從石塊中抬出來。三小時后,天色暗了下來,現場依然有兩名工人下落不明。為此,番禺區消防局動用數臺生命探測儀,在鋼筋石塊交織的出事地點搜救生還者,營救工作持續了十幾個小時。截至目前,這次事故共造成五人死亡,23人受傷。其中3人為重傷。
記者趙海燕:當時這里正在建一個占地面積2250平方米的廠房。當時東西南北四面墻已經建好了,南北兩面墻就像我們現在看到的一樣,墻體高度十米多,相當于三層樓高,現在三面倒塌,僅剩一面。那么當時是在什么情況下倒的呢?
記者:事故發生的時候您在現場嗎?
工人李典林:我在現場,我剛好在那個最高的地方,就是沒倒下來的那個地方,快要垮下來剛好差一米。
工人李典林,事故發生時在廠房最高處進行鋼筋作業,他的兩個弟弟在離他不遠的位置砌磚。墻體倒塌后,李典林的二弟被摔成重傷。提起這次倒塌事故,李典林心有余悸。
工人李典林:當快要垮的時候,我看見這個墻像蛇一樣拐了一下,我就發現了,我說墻要倒了。
工人徐世海:我就聽見下面說倒墻了,我就回過頭來看一下,嘩啦一聲響墻就倒了。
工人徐世海在倒塌的一剎那抱住了腳手架,從而保住了性命。但雙腳被砸傷,躺在病床上,徐世海非常清晰地為我們講述了墻體倒塌的經過。
工人徐世海:當時倒墻的時候好快,好像一兩分鐘的時間,三座墻全部倒塌。
記者:哪面墻最先倒的?
工人徐世海:長的,90米長的最先倒的。
記者:然后呢?
工人徐世海:然后就倒馬路邊上的這一面墻,我就回過身來抓住那個鋼筋,我那里有沒澆筑水泥的鋼筋,我就雙手吊住那個鋼筋,就這樣慢慢的掉下去了。
根據現場工人的描述,我們制作了示意圖。從圖上可以看出,事故發生時,四面廠墻已蓋好,但尚未封頂。廠墻高度十點八米,南北墻長九十米,東西墻長二十五米,墻體厚度十八厘米,最先發生坍塌的是南墻,這面墻中部有一扇四米高,六米長的廠房大門,當時就在大門上方兩三米的地方大梁突然斷裂,南墻倒塌,隨即東西墻體也先后倒掉,只剩下北墻尚且矗立。
記者趙海燕:這就是最先倒塌的那段棟梁,可以看出是鋼筋水泥結構,但水泥外層已干,內部依然是濕的,說明倒塌時大梁沒有干透。
那么總長度一百四十米,總面積三千五百平方米的墻體為什么會倒呢?工人們是這么分析的。
記者:根據您的經驗您分析,這個廠房的四面墻為什么會發生倒塌?
工人李典林:這個柱子不夠(粗),不夠(支持)力,我是根據我做工人十多年的經驗,這個柱子至少要500(厘米)乘500(厘米)粗。
記者:500(厘米)乘500(厘米)大概有多粗?
工人李典林:大概有這么寬,很大一根柱子才能承受的住,現在就力度不夠了,就是180(厘米)乘300(厘米),只有墻這么厚,就不夠力度,所以風一吹承受力就不夠,風一吹就不夠承受力,它頂不住,所以全部就倒了。
工人李典林的觀點是,倒塌原因在于墻體內部鋼筋混凝土力柱體積不夠,無法支撐巨大墻體。工人龐細兵則認為,廠方要求趕工期,以至水泥未干透就匆忙作業,是造成事故的又一原因。
記者:鋼筋拉的梁怎么還會倒。
工人龐細兵:水泥沒干,沒凝固。昨天澆水泥今天就砌磚。
記者:按照一般的規律,水泥沒干的情況下能開始砌磚嗎?
工人龐細兵:不能砌。
記者:大概要等多長時間?
工人龐細兵:水泥干透了才能再砌磚,像這樣的天氣最少要等六天,這兩天下雨,陰雨, 如果(冬天)天冷了,最少要十多天呢。
記者:為什么水泥還沒干的情況下,就要開始砌磚,就開始下面的工程呢?
工人龐細兵:他們說這個月15號就要完工,不完工的話,每一班工人要扣五千。
此外還有工人提出,當天四五級的大風,以及附近工地打地樁時的巨大震動都會引發墻體倒塌。就在記者調查事故原因時,現場發生了二次坍塌。
記者趙海燕:四月十一號中午一點多,剩下的墻體突然倒塌,現場沒有工人,所以沒有人員傷亡。
一方面是對事故現場進行緊急處理,另一方面廣州市建委、廣州市安監局也迅速匯集專家組成調查小組,四月十二號,調查小組找到了造成坍塌事故的關鍵原因。
廣州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副局長俞述西:從目前我們的調查來看,主要是施工部門沒有按照既定的程序施工,按照廠房的設計要求,應當把廠房的鋼架結構先完成,然后在鋼結構的基礎上砌墻,這樣墻才有一個比較牢固的鋼架結構的支持,現在沒有鋼架結構,就砌了這么高的墻,單獨的墻體好像是風箏一樣,一陣風就起飛了,就坍塌了。
仔細查看圖紙后記者發現,原來在倒塌的墻體中這一根根的鋼筋混凝土立柱根本就不是起主要支撐作用的廠房鋼架結構,而是起連接作用的結構柱,這些立柱是無法支撐住廠房墻體的,再加上墻體中的水泥沒有完全干透,因此一陣風就吹倒了整個墻體,那么工程的施工方和監理方為什么會犯下顛倒施工程序這樣低級的錯誤的呢?
廣州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副局長俞述西:這個工程的施工方和監理方都是有資質的企業,并且還是比較高的資質,他們完全有能力做到保證質量的施工的,但是偏偏就沒有按照有關規范的要求去施工,或者是進行正常的監理,所以導致了這次坍塌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