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機工程學的發展大致經歷了這樣的一個過程,即:( )。
A.以人類為中心——以機械為中心——人機系統環境協調——以系統為中心
B.以機械為中心——以系統為中心——以人類為中心——人機系統環境協調
C.以機械為中心——以人類為中心——以系統為中心——人機系統環境協調
D.以人類為中心——以系統為中心——人機系統環境協調——以機械為中心
2.手臂的最大推力產生在肩的上方0。方向上,可達自身體重的(。
A.50% B.80% C.130% D.150%
3.顏色對比與人眼辨色能力有一定關系。當兩種顏色相配在一起時,易于辨認的順序是(。
A.黃底黑字,黑底白字,藍底白字,白底黑字 B.白底黑字,黑底白字,黃底黑字,藍底白字
C.黃底黑字,白底黑字,黑底自字,藍底白字 D.白底黑字,黃底黑字,黑底白字,藍底白字
4.站著不動、長期或經常重復地彎腰、軀干扭曲并傾斜的姿勢、經常性重復地單腿支撐的姿勢和手臂長時間前伸等姿勢極易產生疲勞。其原因主要是(。
A.動態作業 B.動作力量過大 C.動作幅度過大 D.靜態作業
5.人們常常在伸手取物時直接將手伸向物品,在穿越空地時走斜線,為圖省事直接從有限高度的設備或貨物堆上翻越而過等。這在人機工程學上被稱為(。
A.捷徑反應 B.躲避反應 C.積極反應 D.消極反應
6.人眼觀看展示物的最佳視角在地域標準視角--區域內。
A.5 B.15 C.30 D.45
7.按照(。┓诸,人機系統可分為開環人機系統和閉環人機系統。
A.人機系統組合方式 B.有無反饋控制作用 C.人機系統自動化程度 D.人機系統的規模大小
8.顯示器(顯示裝置)是從機器至人的信息傳遞裝置,視覺顯示器由于傳遞的信息量大、傳遞方式多樣等原因,獲得了最廣泛的應用而占主要地位。視覺顯示器可分為數字式和模擬式兩類。對于數字顯示方式的特點的描述,以下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動態范圍大 B.讀數準確 C.定性顯示 D.定量顯示
9.人機功能分配研究的意義是:利用人與機器的特點,為作業中的人與機器,安排不同的任務形式、難度和任務量。人機工程學研究人機功能分配的目的是(。。
A.充分發揮機器的效用 B.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潛力
C.改進機器以便使之適應人的作業需要 D.提高人機系統的效率和安全性
10.人的大腦意識水平對人機系統可靠性具有較大影響,日本教授將大腦意識劃分為5個等級,大腦意識水平處于( )級人的可靠度最高。
A.工 B.Ⅱ C.Ⅲ D.Ⅳ
11.隨著人類社會生產力的進步、機器的使用和勞動生產力的提高,在大量使用機器提高了勞動生產力的同時,也產生了勞動者傷亡、病害等不安全、不衛生的因素。安全人機工程學研究的目的主要是:為保障勞動者的安全與健康,對這些不利因素發 生的機理和預防措施進行研究,以便創造更( )和更文明的勞動方式和勞動條件。
A.高效 B.快捷 C.靈活 D.安全、衛生
12.人體測量學主要研究人體測量和觀察方法,通過人體( )測量探討人體的特征、類型、變異和發展的規律,這也是人類學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通常有人體靜態測量和人體動態測量兩種常用方法。
A.宏觀與微觀 B.整體和局部 C.內部與外部 D.精確和模糊
13.下列因素中,與作業姿勢無關的有:工作空間的大小和照明條件;體力負荷的大小、頻度和用力方向;( )。
A.工作場所的布置與格局 B.作業方式和作業者主動采取的體位等
C.設備與材料的位置和取用工作臺面與座椅的形狀和尺寸 D.作業的組織形式
14.長時間單調、乏味、緊張的作業,持續的精神壓力,對工作不感興趣、工作中心情不愉快等因素,會促使作業(。┢诘陌l生或加重。
A.肌肉 B.精神 C.神經 D.關節
15.人們用于改變機電設備工作狀態的裝置稱(。
A.顯示器 B.控制器 C.聯結器 D.通訊裝置
16.作業人員錯誤地操作或使用控制器將可能導致嚴重的事故。常見的控制器操作錯誤有(。╁e誤、調節錯誤、逆轉錯誤和無意中引發錯誤等。
A.視物不清 B.信號傳輸 C.置換 D.力量不足
17.以心率為標準建立的保障作業者健康的作業強度的極限,簡稱為"心率極限",該極限包括兩個限制條件,一是避免作業時心率"無限上升",二是作業停止后,心率應在(。﹎in內恢復到靜息狀態的心率。
A.5 B.10 C.15 D.20
18.控制器的編碼就是使每一個控制器都有自己的特征和代號,以減少混淆。其中形狀編碼主要是使操作者通過(。﹣韰^分不同形狀的控制器。
A.觸覺 B.視覺 C.平衡覺 D.聽覺
19.人機系統為同時滿足人類安全和工效的需要,必須具備( )功能。
A.信息接受、信息貯存、信息處理和執行 B.信息輸入、信息接受、信息處理和信息輸出
C.信息接受、信息處理和信息反饋 D.信息輸入、信息處理和信息反饋
20.作業空間設計是安全人機工程學的重要研究內容.作業空間包括三種不同的空間范圍,即作業范圍、作業活動空間和(。┚嚯x。必須適應或允許身體的某些部分通過的空間尺寸,應以第95百分位的值作為適用的人體尺寸。
A.省力 B.安全防護 C.經濟適用 D.舒適
[NextPage]
21.某爆破工在加工起爆炸藥包時,因一時手邊找不到鉗子,竟用牙齒去咬雷管接口,致重傷事故。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他的行為屬于(。。
A.僥幸心理 B.逆反心理 C.湊興心理 D.省能心理
22.高溫環境是指在生產勞動過程中,其工作地點(。┐笥诨虻扔25℃的作業。
A.平均WBGT(濕球黑球溫度℃)指數 B.干球溫度 C.濕球溫度 D.有效溫度
23.高溫作業分為三種類型,下列( )不正確。
A.高溫、強輻射型作業 B.高溫、高濕型作業 C.夏季露天作業 D.高濕、強輻射型作業
24.具有正常聽力的人能夠感覺到的頻率范圍大約為16~20000Hz,人到25歲左右時,對15000Hz以上頻率的靈敏度顯著降低,當頻率高于15000Hz時,聽力開始向下移動,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頻率感受的上限逐年連續降低。但是,對于頻率小于(。┑穆曇,聽覺靈敏度幾乎不受年齡的影響。
A.500Hz B.1000Hz C.2000Hz D.5000HZ
25.作業人員觀測儀表盤時,當眼睛偏離視中心時,在偏移距離相等的情況下,人眼觀察效果優略依次為(。
A.左上限、右上限、左下限、右下限 B.右上限、左上限、右下限、左下限
C.左下限、右下限、左上限、右上限 D.左上限、左下限、右上限、右下限
26.顏色對比與人眼辨色能力有一定關系,當人們從遠處辨認前方的多種不同顏色時,其易于辨認的順序是(。。
A.黃、綠、紅、白 B.紅、黃、綠、白 C.白、黃、綠、紅 D.紅、綠、黃、白
27.在人機學發展史上的三個著名實驗是( )。
A.肌肉疲勞實驗、鐵鍬作業實驗、砌磚作業試驗
B.力源耗竭試驗、鐵鍬作業實驗和中樞變化機理與生化變化機理試驗
C.局部血流阻斷、中樞變化機理與生化變化試驗和力源耗竭試驗
D.疲勞物質累積試驗、局部血流阻斷、中樞變化機理與生化變化試驗
28.可靠性是指( )。
A.系統在規定條件下,規定時間內,完成規定功能的概率 B.系統在規定條件下,在任意時刻上正常工作的概率
C.系統在規定條件下,在任意時刻上正常工作的能力 D.設備在規定條件下和規定時間內,完成規定功能的能力
29.一般情況下,機械失效率是隨時間變化的,它的變化可以明顯地分為(。﹤階段。
A.2 B.3 C.4 D.5
30.人機界面的設計中,對于操縱手柄的設計應適應手掌的生理特點。首先要求(。。
A.手柄形狀要絲毫不差地貼合于手的握持空間,尤其是要緊貼掌心。
B.手柄形狀要避免絲毫不差地貼合于手的握持空間,尤其不要緊貼掌心。
C.手柄的著力和振動方向要集中于掌心。
D.手柄的著力和振動方向要集中于指骨間肌。
31.人機系統中顯示板的布局應該(。。
A.顯示板面的布置應在人的最大視覺范圍內(左右1200,上550~600,下700~750)
B.顯示板面的布置應在人的最佳視覺范圍內(1.5 0~30)
C.顯示板面的布置應在人的有效視覺范圍內(左右150~200;上300,下400)
D.顯示板面的布置在什么范圍內根據顯示板的功能不同而不同
32.故障診斷工作可以分為信號檢測(。顟B識別和診斷決策四個步驟。
A.特征提取 B.信號收集 C.故障預測 D.異常模型確定
33.人機工程設計的目的是為減少使用中人的差錯,發揮人和機器各自的特點以提高機械設備的(。。
A.可靠性 B.準確性 C.安全性 D。有效性
34.導致傷害事故的原因有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和環境的不安全因素,其中控制傷害事故發生最根本的是(。。
A.人的不安全行為 B.物的不安全狀態 C.環境的不安全因素 D.三個方面都是
35.機械設備的故障率最少的階段是(。
A.早期故障階段 B.穩定故障階段 C.損耗故障階段 D.三個階段的故障率相同
36.故障診斷技術在按狀態信號的物理特征分類中。振動技術診斷的目標包括--。
A.噪聲 B.壓力脈動 C.光譜 D.機械聲吶
37.機械安全的安全性指的是(。。
A.機器在預定的使用條件下,在其壽命期限內必須按照使用說明正確使用才是安全的
B.機器在預定的使用條件下,在其壽命期限內即使發生誤操作,也能保證人和機器的安全
C.機器在預定的使用條件下,在其壽命期限內無論如何操作都是安全的
D.機器在預定的使用條件下,在其壽命期限內無論如何操作都不是絕對安全的,只是安全達到了可接受的程度
38.保證機械本質安全的機械安全技術是( )。
A.基礎技術 B.工程設計技術 C.管理技術 D.支撐技術
39.本質安全指為了保證生產的安全,在機械設備的(。┚筒扇”举|安全的技術措施來消除機械危險。
A.設計階段 B.制造階段 C.使用階段 D.安裝階段
40.故障診斷技術在按診斷對象分類中,往復機械診斷技術的對象包括(。。
A.電機 B.內燃機 C.軸 D.傳送裝置
[NextPage]
41.光譜分析是用來診斷齒輪零件故障的一種方法,靠原子吸收光譜來分析潤滑油中金屬的成分和含量,一旦發現金屬元素含量劇增,就代表齒輪的磨損加大,當含量達于正常值( )倍以上時,便可提出報警,并進行故障分析或檢修。
A.1 B.2 C.3 D.4
42.在機械安全設計中,要保證機械的友善性特性,就要求在設計中通過減少(。﹣硖岣甙踩裕⒁源烁纳茩C器的操作性能和提高其可靠性。
A.機器設備顯示裝置的準確性 B.機器設備控制裝置的準確性 C.操作者的操作頻率 D.操作者的緊張和體力
43.機械設備的有效壽命是指( )。
A.機械設備的早期失效期階段 B.機械設備的偶然失效期階段
C.機械設備的損耗失效期階段 D.機械設備的三個失效期之和的時間
44.有效度是系統在規定條件下,在任意時刻上正常工作的概率。它( )。
A.就相當于可靠度 B.是可靠度減去維修度得到的尺度 C.是可靠度與維修度的綜合 D.就相當于維修度
45.在規定的條件下和規定的時間內,設備的故障總數與未發生故障的設備數之比稱為(。
A.故障率 B.瞬時故障率 C.不可靠度 D.平均故障率
46.維修性設計中的簡化設計目的是簡化(。┑墓ぷ,降低對(。┑募寄芤。
A.使用與維修人員,使用與維修人員 B.維修人員,使用人員 C.使用人員,維修人員 D.維修人員,維修人員
47.機械設計應達到本質安全的要求,使用本質安全工藝過程和動力源要求對預定在有爆炸隱患場所使用的機械設備,應采用全氣動或全液壓控制系統和操縱機構或本質安全電氣裝置,并在機械設備的液壓裝置中使用( )液體。
A.阻燃和無毒 B.阻燃和低毒 C.低閃點 D.可燃和無毒
48.人機系統常見的事故傷害中,發生頻率最高的是( )。
A.卷入和擠壓 B.碰撞和撞擊 C.接觸傷害 D.切割和剪切
49.卷入和擠壓傷害是人機系統中主要的傷害之一,其發生的部位主要集中在( )。
A.直線運動的零部件 B.銳利的表面 C.高速旋轉的工件 D.旋轉件與固定件之間
50.人機系統發生事故原因很多,但主要是( )。
A.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環境的不良狀態 B.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
C.設備使用時間過長導致磨損和狀態惡化以及人的不安全行為 D.環境的不良狀態和物的不安全行為
51.在系統的可靠性設計過程中,串聯系統的可靠性隨著系統內單元的數量及單元本身的可靠性的變化是(。
A.系統內單元的數量越多,單元本身的可靠性越大,系統可靠性越高
B.系統內單元的數量越多,單元本身的可靠性越大,系統可靠性越低
C.系統內單元的數量越少,單元本身的可靠性越小,系統可靠性越高
D.系統內單元的數量越少,單元本身的可靠性越小,系統可靠性越低
52.串聯系統可靠性(。 。
A.大于同樣單元組成的并聯系統的可靠性 B.大于組成單元的可靠性
C.大于同樣單元組成的串并聯系統的可靠性 D.以上三個說法都不正確
53.下列(。┎粚儆诋a品結構的維修性設計應考慮的問題?
A.可達性 B.工藝性 C.零、組、部件的標準化和互換性 D.維修人員的安全
54.人體測量學是安全人機工程學主要研究方法之一。進行人體測量所涉及的對象主要是( )。
A.特定的個人 B.特定的群體 C.非特定的個人 D.非特定的群體
55.人機功能分配研究的意義是利用人與機器的特點,為作業中的人與機器安排不同的任務形式、難度和任務量。人機工程學研究人機功能分配的目的是( )。
A.充分發揮機器的效用 B.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潛力
C.改進機器以便使之適應人的作業需要 D.提高人機系統的效率和安全性
56.利用認知時間法、閃爍光點法等常用方法測量人的閃光融合頻率(臨界閃變融合值)的方法,目的是測量人的(。。
A.運動機能 B.心理衛生 C.疲勞程度 D.視覺特征
57.用腳操作主要是完成較重負荷的控制工作。腳的出力角度不同,產生的足蹬力不同。當膝部屈曲大約(。┒葧r,可產生最大足蹬力。
A.90 B.120 C.160 D.180
58.利用人體參數進行作業空間設計時,由于設計目標用途不同,選用的百分位和適應度也不同。凡凈空高度類設計,一般取--百分位數據。
A.1 B.10 C.90 D.99
59.視距是指人在操作系統中正常的觀察距離。一般操作的視距在(。┨幾顬檫m宜。視距過遠或過近都會影響認讀的速度和準確性。
A.30cm B.58cm C.76cm D.100cm
[NextPage]
參考答案及注釋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A。 4.答案:D。 5.答案:A。 6.答案:C。
7.答案:B。
8.答案:C。 數字顯示方式在獲得準確的數字讀數方面比模擬方式具有明顯的優勢,但模擬顯示方式卻在形象顯示被控制對象的參數在全程范圍所處位置、變化快慢及趨勢等方面更具優勢。數字顯示表示的都是具體的參數數字,因而是一種定量的顯示方式。
9.答案:D。 10.答案:C。
11.答案:D。 安全人機工程學是研究人與機的關系的一門學科,其立足點放在安全上面,對在活動過程中的人實行保護為目的,主要闡述人與機保持什么樣的關系,才能保證人的安全。
12.答案:B。 13.答案:D。
14.答案:B。 緊張的作業、無興趣、情緒等都屬于精神因素。
15.答案:B。 16.答案:C。 17.答案:C。 18.答案:A。 19.答案:A。
20.答案:B。作業范圍、作業活動空間和安全防護距離是三個距離,是作業空間設計的內容。
21.答案:D。僥幸心理原因:一是錯誤的經驗,二是在思想方法上錯誤的運用小概率出錯思想。逆反心理是人的言行在好奇心、好勝心、求知欲、思想偏見、對抗情緒之類的一時作用下,產生一種與常態行為相反的對抗性心理反映。湊興心理是人在社會群體生活中產生一種人際關系反映。省能心理是人們在長期生活中養成了一種習慣性地干任何事總是要以較少的能量獲得最大效果。
22.答案:A。有效溫度是生理感覺溫度。
23.答案:D。
24.答案:B。 隨年齡增加,人耳對低頻聲音靈敏度變化很小,隨頻率增加人耳對聲音靈敏度降低很多。
25.答案:A。 26.答案:D。
27.答案:A。疲勞物質累積、局部血流阻斷、中樞變化機理與生化變化機理和力源耗竭機理是疲勞產生的機理。肌肉疲勞試驗、鐵鍬作業試驗、砌磚作業試驗是人機學發展史上三個著名試驗,上述試驗操作性強,能夠使人體體力耗費最少,獲得較多的效益。
28.答案:D?煽啃允侵冈O備在規定條件下和規定時間內,完成規定功能的能力。
29.答案:B。一般情況下,機械失效率是隨時間變化的,它的變化可以明顯地分為早期失效期、偶然失效期和損耗失效期三個階段。
30.答案:B。人機界面的設計中,對于操縱手柄的設計應適應手掌的生理特點。要求手柄形狀要避免絲毫不差地貼合于手的握持空間,尤其不要緊貼掌心,同時要求手柄的著力和振動方向不要集中于掌心及指骨間肌。
31.答案:C。人機系統中顯示板面的布置應在水平視線左右15。~20。,上30。,下45。。
32.答案:A。故障診斷工作可以分為信號檢測、特征提取、狀態識別和診斷決策四個基本步驟。
33.答案:A。人機工程設計的目的是為減少使用中人的差錯,發揮人和機器各自的特點以提高機械設備的可靠性。
34.答案:B。 導致傷害事故的原因有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和環境的不安全因素,其中控制傷害事故發生最根本的是物的不安全狀態。
35.答案:B。 機械設備的故障率分為三個階段,早期故障階段、穩定故障階段、損耗故障階段,其中機械設備的故障率最少的階段是穩定故障階段。
36.答案:D。 故障診斷技術在按狀態信號的物理特征分類中,振動技術診斷的目標包括穩態振動、瞬態振動機械聲吶及模態監測。噪聲屬聲學診斷技術,壓力脈動屬壓力診斷技術,光譜屬于光學診斷技術。
37.答案:B。 安全性:采用現代安全設計方法,通過對機械危險的識別、評價和安全設計,從而使機器在整個壽命周期內發揮預定功能,包括誤用時,其機器和人身均是安全的,使人對勞動環境、勞動內容和主動地位的提高得到不斷改善。
38.答案:B。 工程設計技術由現代設計技術的優良設計方法組成,通過應用這些現代設計技術。從機械結構設計的角度,保證機械的本質安全,即機器在整個壽命期內發揮預定功能,包括誤用時其機器和人身是安全的。
39.答案:A。 本質安全要求設計者在設計階段采取措施來消除機械危險,也就是為了保證生產的安全,在機械設備的設計階段就采取本質安全的技術措施,進行安全設計,經過對機械設備性能、產量、效率、可靠性、實用性、經濟性、安全性等各方面的綜合分析,使機械設備本身達到本質安全。
40.答案:B。 故障診斷技術在按診斷對象分類中,往復機械診斷技術的對象包括壓縮機、內燃機、活塞曲柄和連桿機構等。電機屬于旋轉機械診斷技術,軸屬于零件診斷技術;傳送裝置屬于工程流程診斷技術。
[NextPage]
41.答案:C。 光譜分析是用來診斷齒輪零件故障的一種方法,靠原子吸收光譜來分析潤滑油中金屬的成分和含量,一旦發現金屬元素含量劇增,就代表齒輪的磨損加大,當含量達于正常值3倍以上時,便可發出報警,并進行故障分析或檢修。
42.答案:D。 友善性:機械安全設計涉及到人和人所控制的機器,它在人與機器之間建立起一套滿足人的生理特性、心理特性,充分發揮人的功能的、提高人機系統效率的安全系統,在設計中通過減少操作者的緊張和體力來提高安全性,并以此改善機器的操作性能和提高其可靠性。
43.答案:B。 偶然失效期,失效率曲線為恒定型。失效主要由非預期的過載、誤操作、意外的天災以及一些尚不清楚的偶然因素所造成。由于失效原因多屬偶然,故稱為偶然失效期。偶然失效期是能有效工作的時期,這段時間稱為有效壽命。
44.答案:C。 有效度是系統在規定條件下,在任意時刻上正常工作的概率。它是可靠度和維修度合起來的尺度。
45.答案:D。 在規定的條件下和規定的時間內,設備的故障總數與未發生故障的設備數之比,稱為平均故障率。
46.答案:A。 簡化設計。設備的設計應在滿足功能要求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盡可能采用最簡單的結構和外形。簡化使用與維修人員的工作,降低對使用和維修人員的技能要求。
47.答案:A。達到本質安全的動力源,在有爆炸隱患場所使用的機械設備,應采用本質安全電氣裝置,以防電火花引起爆炸,并在機械設備的液壓裝置中使用阻燃和無毒液體。
48.答案:A。卷入和擠壓是人機系統常見的事故傷害中,發生頻率最高的一類事故傷害,約占47.7%。
49.答案:D。 卷入和擠壓是人機系統發生頻率最高的一類事故傷害,主要發生在兩旋轉件之間或旋轉件與固定件之間的運動。
50.答案:B。 人機系統發生事故的原因有機械設備存在先天性潛在缺陷(屬物的不安全狀態)、設備磨損和惡化(屬物的不安全狀態)和人的不安全行為。
S1.答案:D。 串聯系統中單元數越多,則系統的可靠性越低,單元本身可靠性越低,則系統可靠性越低。
52.答案:D。 串聯系統的可靠性小于個單元本身的可靠性,小于相同單元組成的并聯系統的可靠性,也小于相同單元組成的串并聯系統的可靠性。
53.答案:B。 產品結構的維修性設計應考慮的問題有可達性、零、組、部件的標準化和互換性和維修人員的安全。
54.答案:B。 作業環境、裝置和工具的設計、設置等與使用它們的人關系密切,這種設置或設計應能適應使用它們的具有一定人種、地域、性別等特征的人。這里的"人",指的是特定的人群,例如"德國的男子","中國北方男性"或"南部非洲黑色人種女性"等。
55.答案:D。
56.答案:C。 常用的測量人體作業疲勞的方法有膝臆反射域值法、皮膚敏感距離法、認知時間法、皮膚電流反應量、閃爍光點法等。
57.答案:C。 膝部屈曲大約在140~160。之間足蹬力最大。
58.答案:D。
59.答案:B。
上一篇:安全人機工程多選題及答案注釋
下一篇:電氣安全部分多選題及答案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