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修理店或建筑工地,我們經常會看到有人一手舉著大面罩,一手拿著一個發藍光的東西,火花四濺。小時候,大人們會叫我們轉過頭別看,“看了眼睛會瞎掉”。那時不知道這個就叫焊接,我們都相信大人的說法。
那么,到底焊接對人體有什么危害,要怎樣做好防護工作呢?本篇就來談談這個問題。
什么是焊接?
焊接是在工業生產中廣泛使用的一個加工工藝,是通過加熱、加壓對金屬進行加工,使兩片金屬連接在一起。焊接可以分為熔化焊、壓力焊和釬焊。
生產中會接觸焊接的工業、工種很多。接觸焊接最多的是五金行業,基本涵括了所有焊接類別。因此,在五金行業中,焊接是需要特別注意職業危害的工種。
焊接的危害
“看一眼就會瞎掉”當然是夸張,但焊接過程對操作者、他人以及周圍設施的安全確有重大危害。因此國家將這類作業列為特種作業。
所有焊接作業都涉及火災、燒傷、輻射熱(紅外線輻射)、金屬煙氣吸入以及其他污染物的危害。
與特別焊接方法有關的其他危害包括電、噪聲、紫外輻射、臭氧、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氟化物、高壓氣瓶和爆炸等危險。
焊接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金屬粉塵,長期吸入會導致焊工塵肺;使用高錳焊條焊接,容易導致職業性錳中毒;焊接煙塵中的氧化鐵、氧化錳微粒和氟化物等通過肺部進入人體,則會導致焊工金屬熱。
焊接過程中產生的有害氣體如臭氧、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氟化氫等會使人體的呼吸系統、神經系統的機能受到損害(如肺炎、支氣管炎等);紫外線可導致電光性眼炎;紅外線導致白內障和視網膜灼傷;強的可見光線則導致電焊晃眼。這就是為什么人們一提起焊接,就會想到“瞎眼睛”的原因。
此外,高頻電磁場、放射性物質、噪聲對人體的生理機能都會造成一定的損害。
很多焊接作業是在操作現場如建筑工地進行,焊接人員必須帶著設施現場安裝并作業,這樣還有可能發生身體拉傷、過度疲勞和肌骨損傷。在熱天或者由于個人防護用品的閉塞,還會產生熱傷害。
下面為大家做更詳細的介紹。
一火災與爆炸
在焊接作業中,通常使用電石、乙炔、液化石油氣、氧氣等可燃易爆危險物品作為主要能源,同時又使用各種壓力容器,如氧氣瓶、乙炔發生器、乙炔瓶和液化石油氣瓶。無論電焊還是氣焊,由于采用明火作業,都會產生熾熱的金屬火星。
在對容器和管道等進行焊接時,如果沒有采取置換、沖洗、吹除等消除殘留物的措施,對焊接作業現場、周圍沒有進行檢查和消除易燃物品,在電弧焊接作業中的線路短路,超載運行,導線接觸不良,脫松等,這些因素很容易構成火災、爆炸的條件,從而導致傷亡事故。
二、灼燙
焊接時會產生大量金屬熔渣,四處飛濺,是造成燒傷和燙傷事故的主要熱源。若焊工沒有穿戴好工作服和勞動防護用品,容易造成灼燙事故。
三觸電
觸電是電焊作業中的主要事故。
a.焊接過程中,當手或身體的某部位接觸到焊鉗的帶電部分,在接線或調節電焊設備時,碰到接線柱、極板時;在登高焊接時碰到或靠近高壓電網等,都會發生直接觸電事故。
b.以下情況則容易發生間接觸電事故:電焊設備漏電,人體碰到帶電殼體;電焊變壓器的一次繞組與二次繞組之間絕緣損壞;錯接變壓器線,將二次繞組接到電網中去;碰到損壞的電纜、膠木閘合、開關等。
四高處墜落
從事高空作業的焊接時,若焊工沒有穿戴好個人防護用品,或安全操作不夠時,容易發生高處墜落事故。
五機械傷害
焊接過程中經常要移動和翻轉笨重的焊件,或者躺臥在金屬結構機器設備下面進行仰焊操作,或者在停止運轉的機器里面進行焊接,未注意切斷電源,這些都容易導致壓、擠、砸等傷害事故。
六急性中毒
在焊接與氣割作業時會產生某些有毒有害氣體和金屬煙塵,還會遇到來自容器和管道里的生產性毒物與有害氣體。焊接有涂層的焊件時,涂層物質會在高溫下蒸發、裂解形成有毒氣體和有毒蒸氣。
尤其是,在作業空間較小的容器、管道或通風不良的車間作業時,有害氣體和金屬煙塵聚集的濃度較高,容易發生急性中毒事故。
該怎樣避免這些職業危害呢?
除了注意到個人防護用品的使用之外,還應進一步了解防護知識——
1)個人防護用品
金屬焊接和切割作業人員工作前要穿戴好合適的勞動保護用品,如口罩(下圖是專門的焊接口罩)、防護手套、腳蓋、帆布工作服;操作時要戴好護目鏡或面罩;在潮濕的地方或雨天作業時應穿上膠鞋。
針對特殊作業,還可以佩帶通風焊帽,以防止煙塵危害。要防止弧光傷害,則要根據電流強度,選擇不同型號的濾光鏡片。穿上淺色帆布工作服,扎緊袖口,扣好領口,可減少其對皮膚的傷害。
2)工作前的檢查與清洗
對各種容器、管道,沾有可燃氣體和溶液的工件進行操作前,應先做檢查,沖洗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解除容器及管道壓力,消除容器密閉狀態。動火前應對容器內物質采樣分析,合格后再進行工作;焊接、切割密閉空心工件時,必須留有氣孔。在容器內工作,應有人監護,并有良好的通風設施和照明設施。
3)留意現場的安全細節
為防止火災和爆炸類事故發生,在作業前應仔細檢查作業場所,作業場所周圍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在進行氣焊或氣割作業時,要仔細檢查瓶閥、減壓閥和膠管,不能有漏氣現象;擰裝和拆取閥門都要按操作規程來做。
在電焊作業時,應注意電流過大、導線包皮破損會產生高溫;接頭處接觸不良會引起火災。因此作業前應仔細檢查,對不良設備予以更換。
另外,還應該注意在焊接、切割管道、設備時,熱傳導可能導致另一端易燃易爆物品著火甚至爆炸。作業前要仔細檢查,對另一端的危險物品予以清除。
切割舊設備、廢鋼鐵時,要注意清除其中夾雜的易燃易爆物品。在作業現場,要配備足夠數量的滅火器材,并檢查滅火器材的有效期限,保證其有效可用。焊接、切割作業結束后,要仔細檢查現場,消除遺留下的火種,避免后患。
4)對觸電類事故的預防
電焊機外殼及不帶電的金屬構件一定要保護接地(或接零),絕緣電阻要足夠大。接線柱要用罩蓋好;焊把、焊鉗及焊接電纜絕緣程度要好;同時帶電體之間、帶電體與其他物體之間都要保持距離;電焊機及電源線應放置在人體不易接觸的地方。
登高焊接時還要注意勿與高壓電網距離過近,不能將作業用的電纜纏繞在身上或搭在肩上,電纜線應系在腳手架及其他設施上,以免踩到腳下,導致絕緣層破損。在移動、檢修焊機更換保險絲、改變極性等操作時,必須切斷電源開關才能進行。
推拉電源閘刀時要戴絕緣手套,人要站在側面,以防電弧火花灼燒臉部。一旦發生觸電事故,則要立即切斷電源,進行現場急救。
5)其他措施
對職業有害因素的健康防護:作業場所要有良好的通風設施,做好全面通風和局部通風;盡可能采用職業危害程度相對較小的焊接材料。
對長期從事焊接和切割作業的人員應定期進行職業健康體檢,如發現有焊工職業禁忌癥,應調離崗位。
遇到觸電怎么辦?
電焊危害中,觸電可能是最讓人措手不及的。
遇上觸電,最重要的就是懂得急救:
1.必須讓觸電者迅速脫離電源。應立即關閉
電源開關或拔掉電源插頭。若無法及時找到或切斷電源,可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等絕緣物挑開電線。切記,必須是干燥的!
2.脫離電源后,將觸電者迅速轉移到通風干燥的地方仰臥,把他的上衣和褲帶放松,觀察有沒有呼吸;摸一摸脖子上的動脈,看有沒有脈搏。
3.實施急救。若觸電者呼吸、心跳均停止,應同時交替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和心臟擠壓(須由受過訓練的人員進行),并打電話呼叫救護車。
4.盡快送往醫院,運送途中不可停止施救。
上一篇:為什么職業病形勢越來越嚴峻
下一篇:電焊的職業危害及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