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項目空分生產作業環境中存在的主要有害因素有:腐蝕性物質、生產性毒物、生產性粉塵、噪聲、振動、高溫、窒息危害等。
(1)腐蝕性物質。磷酸和五氧化二磷為無機堿性腐蝕物質,作用于皮膚、眼睛、呼吸道及食道,會引起表皮組織、粘膜的灼傷、炎癥,甚至死亡。
(2)生產性毒物。磷酸生產過程中的爐體、管道、閥門泄漏的磷蒸氣,五氧化二磷、磷酸等長期接觸可對健康產生損害、造成急性或慢性中毒。
(3)生產性粉塵。生產性粉塵危害主要產生在鍋爐煙氣中的煙塵中,有塵作業工人長時間吸入粉塵,引起肺部疾病和其他刺激性疾病。
(4)噪聲。鍋爐風機、空壓機、電機、各種泵等均為產生噪聲的設備,長期在較高的噪聲級下工作,不僅能損傷職工的聽覺,對神經、心臟及消化系統將會產生不良影響,而且還會使職工的情緒煩躁,降低工作效率,甚至引起事故。本工程生產過程中主要噪聲源是磷酸裝置增設的引風機,其噪聲值為95~105dB[A]之間。
(5)振動。建設項目生產中使用的壓縮機、破碎機、鼓風機、振動篩等屬于較強的振動源,應采取有效的減震措施,減輕振動對正常生產、建筑物、設備、人員等造成的不良影響。
(6)高溫。公司高溫地點主要為黃燃磷鍋爐及檢修崗位等工作場所。操作人員可能由于高溫蒸汽泄漏等而燙傷,高溫環境會引起中暑,勞動效率降低,增加操作失誤率,長期高溫作業可出現高血壓、心肌受損和消化功能障礙病癥。
(7)窒息危害 。醫學上有資料表明,根據《缺氧危險作業安全規程》(GB8958-88),當人呼吸的氣體中,氧氣含量低于18%時,定為缺氧。輕度的缺氧氫應,使人呼吸量增大,脈搏加愉,注意力和思維能力明顯減弱,肌肉的協調運動失調;呼吸的氣體中氧氣低于6%時,會立即窒息死亡。
建設項目設備在進行內部檢修時,需用氮氣等惰性氣體進行置換,設備經惰性氣體置換后,如需進入其內部工作,則事先必須用空氣置換惰性氣體,若置換不徹底,則在密閉空間內可將人窒息死亡。故公司在進行設備檢修過程中,需預防窒息事故。
上一篇:砂輪作業的職業危害與預防
下一篇:化工工業噪聲及振動的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