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問題的提出
自1988年以來,中國廣東省先后在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接觸工人中發現以皮損(嚴重的藥疹樣皮炎)、發熱、肝功能損害和淺淋巴結腫大為表現的病例過100例。因其發病特殊,后果嚴重,診斷不易,且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清楚,病因尚未完全確定,現有防治措施效果不太理想。這確是三氯乙烯職業危害遇到的新問題。
2 臨床表現
患者為接觸三氯乙烯后30天左右,一般先發熱、后出皮疹和肝損害。發病后來勢兇猛。皮疹表現為剝脫性皮炎、多形紅斑、重癥多形紅斑或大皰性表皮壞死松解癥。呈散發,病程長。
剝脫性皮炎(Exfoliative dermatitis,約占80%):分前期、皮疹期、剝脫期和恢復期。前期為發熱、畏寒,出疹主要為多形紅斑;皮疹期為全身多形紅斑至紅皮癥;剝脫期為皮疹開始逐漸消退,脫屑增多,皮屑開始呈魚鱗樣,晨起布滿床單,發展可成大片狀,甲可脫落;恢復期為皮膚紅色逐漸消退,脫屑逐漸減少,最后恢復正常;多形紅斑(Erythema multiforme, 占8%):癥狀輕,病程短;重癥多形紅斑(Stevens-Johnson Syndrome, 占9%):嚴重的多形紅斑,伴有嚴重的全身性反應,并有眼、口、生殖器和肛門等處粘膜損害;大皰性表皮壞死松解癥(Epidermolysis bullosa, 占3%):表現基本與重型多形紅斑相同,但易潰破滲出,尼氏征陽性,全身性反應更嚴重。上述各型皮疹在病程中可反復。
一般伴發熱和肝損害,谷-丙轉氨酶可高達到2000單位以上,但恢復較好。少數患者合并腎損害和心肌酶損害。
病程較長,一般1~2個月,個別超出四個月的。
3 病死的原因
早期病死率約為60%,現在我院以降低至10%以下。死亡的20例患者,除2例為肝昏迷外,余均為合并癥引起。多因使用藥物不當,特別是激素使用不當,引起如合并感染等合并癥導致死亡。對于處于過敏狀態的人,一般是用藥種類愈多,發生過敏反應機會亦愈多,因為他的過敏反應可能是多元的,或發生交叉反應。有些處于高度敏感狀態的急性期的患者,為了防止繼發感染或別的治療需要,往往需用藥物,有時也能引起過敏反應,教訓是深刻的。
4 診斷依據
這類病人我們稱之為三氯乙烯藥疹樣皮炎,屬職業性免疫損害,其依據為:
有明確三氯乙烯接觸史,但與接觸劑量無關;
接觸一定時間后發病,平均為30天左右;
表現相似,病程相同;
病后再接觸可再發病;有的病例斑貼試驗陽性;
發病率低(1%以下),激素治療有效;
沒有服藥史。最少有30例患者發疹前二個月沒有服過任何藥物;
接觸的三氯乙烯大部分含量在90%以上,且產地不同(如日本、香港、英國、美國和中國等),故由相同雜質引起為可能性不大;
各國有18例的類似報道(美國、新加坡、日本和西班牙等)。
5 為何多發病
5.1 使用三氯乙烯的工廠多。因廣東近年來涉外企業發展迅速,而涉外企業多為輕工業,其中電子、制革和五金行業較多,這些行業常用三氯乙烯作清洗劑。
5.2 接觸新工人多。這些工廠工人全部為外來工,工人流動率極高,且都為大車間,因此接觸三氯乙烯的新工人多。如??市調查,直接接觸為3000多人,同車間被動接觸達40000多人,工人年流動率為50%~120%,以50%計,每年新增新工人為20000人,則三年全市共計接觸三氯乙烯新工人數達80000多人。這在別的地方是很難遇到的。由于短時間內有大量的新工人接觸三氯乙烯,發生幾十例病人就不難了解了。
5.3 臨床醫師提高了認識。過去臨床醫師對三氯乙烯引起的藥疹樣皮炎不熟悉,很容易忽略職業因素,故三氯乙烯的皮膚損害過去不易被發現。近年來發病人數增多,原因之一是有關地區加強對臨床醫師的培訓,提高臨床醫師對三氯乙烯皮膚損害的認識。
6 存在困難
職業性免疫損害近年備受關注,職業性免疫抑制和免疫增強均有報道。因職業性免疫損害控制與我們過去認識的職業危害控制明顯不同,主要表現為:第一沒有劑量—反應關系;第二一般沒有特異指標;第三保護對象是5%,而非過去的95%;第四對職業性免疫損害控制過去研究極少。因此,職業性免疫損害的控制是職業衛生面臨的新問題。
就“三氯乙烯藥疹樣皮炎”而言,它是職業性免疫增強損害的具體表現,是研究職業性免疫增強較好的毒物之一。因其目前主要存在著一大二少的問題。大即危害性大,雖其發病率低,但近幾年來它卻占廣東職業中毒的10%以上,占死亡病例的20%左右,且除病死率外,目前沒有下降趨勢;二少即控制辦法少、過去研究少。因此,積極研究其病因、發病機制和防治措施不僅具有迫切的現實意義,這對研究職業性免疫損害控制也有較大理論價值。
在研究三氯乙烯藥疹樣皮炎中,目前存在的另一困難是資源與任務的不適應,故希望能得到各方的支持與協助。
上一篇:硫酸倉儲企業的職業危害及管理規定
下一篇:如何避免密閉空間里的職業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