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部副部長危朝安19日表示,目前中國正在走一條有中國特色的生物質能源發展道路,堅持“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的原則,嚴格控制用玉米、油料等糧油產品生產生物燃料,堅持充分利用畜禽糞便、秸稈等農業農村廢棄物發展生物質能源。
危朝安是在此間舉行的“2008中國農村生物質能源國際研討會暨東盟加中日韓生物質能源論壇”上作上述表示的。由農業部和亞洲開發銀行聯合舉辦的這次論壇重點針對沼氣技術發展、清潔發展機制、生物質能資源潛力分析和技術經濟評價等方面進行了研討。中國特色的生物質能源發展道路受到東盟國家廣泛贊譽,同時得到了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組織和與會各國的認同。
危朝安說,中國一直把以發展沼氣為重點的生物質能作為為農民辦的實事,近幾年又上升為發展循環農業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舉措。近年來,投資力度逐年加大,從2001年到2008年,國家共投資121.98億元用于農村生物質能技術推廣,發布了以生物質能合理利用為重點的“農業和農村節能減排十大技術”。
據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司長白金明介紹,截至2007年底,全國戶用沼氣已發展到2650萬戶,適宜農戶普及率達18.9%,比2000年的848萬戶增加了1775萬戶,增加了2.09倍,建成養殖場沼氣工程2.66萬處。
與此同時,全國已經建立健全了從中央到省、地、縣、鄉的推廣體系,培養了一支20.39萬人的農民技術員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