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放假后上班第一天,沈城許多單位和商家都選擇燃放“開門炮”。當日,環保部門發布的監測數據表明:震耳欲聾的“開門炮”直接導致環境空氣質量的惡化。在上午8時-11時燃放鞭炮集中的時間,沈陽市的空氣質量一度達到輕度至中度污染,許多地方的空氣中都彌漫著濃濃的硝煙,久久才能散去。
環保專家介紹,當天沈城氣溫較高,風速較小。因此,短時間內燃放鞭炮所釋放的煙塵等污染物得不到擴散。沈陽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監測數據顯示:當天上午8時-11時,燃放鞭炮的高峰時段,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和二氧化硫的濃度明顯增加,空氣質量最壞時,污染指數為輕度——中度污染。
環保專家透露,除了可怕的環境污染外,燃放鞭炮所產生的噪聲在70-100分貝,最高時噪聲值能達到102.9分貝,遠遠超出正常人的承受范圍。
春節期間,沈城的環境空氣質量也受到了燃放煙花爆竹的影響。農歷大年初一(1月26日)和初二(1月27日),環境質量均為輕微污染。其中,大年初一受除夕夜燃放鞭炮的影響,空氣質量污染最重。
今日(2月2日)是農歷初八,一些商家選擇今日開張營業,因此年初八的“開門炮”也會不少。本報在此提醒市民:局部點位燃放的“開門炮”使區域內的環境惡化。因此,敏感人群最好在今日放棄晨練,也盡量不要外出,以免感到憋悶或是身體不適。
現場直擊1、“開門炮”崩出332噸鞭炮屑
按規定商家該自掃門前屑!
春節上班第一天,鞭炮放得邪乎,全市的“開門炮”共崩出332噸的鞭炮屑,這可苦了環衛工人們:從上午8時至下午3時,1.6萬名環衛工人辛苦作業7小時,終于將滿街的“紅地毯”清理干凈,恢復了街路的本色。
售樓處放炮40分鐘
初七(2月1日)早晨8時左右,伴隨著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和平區文體路上空升起了滾滾的白色“硝煙”。
記者在文體路三好街附近看到,并不寬敞的街道兩側的人行道上,蓋滿了厚厚的一層紅色的鞭炮屑。而環衛工人還未及清理,沿街的飯店、超市、美發店等商鋪的店員又陸續抱出成捆的“開門炮”,攤開在門前準備燃放。在一些鞭炮過于密集的路段,過往的機動車都不得不停下來躲避。
當天一大早,像這樣燃放“開門炮”的情景和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此起彼伏。在于洪新城附近,一家樓盤從清晨7時18分開始燃放煙花爆竹,轟隆隆的鞭炮聲一直到7時58分才結束。整個過程持續了40分鐘。在鐵西區興工街的一處售樓中心,路面上鞭炮屑的厚度足足有幾厘米!
當天上午,“7時58分”、“8時18分”、“8時38分”、“9時18分”……在這樣的時刻,總能聽到一些單位及商家燃放“開門炮”的聲音。
7小時掃凈“紅地毯”
當天,全市1萬多名環衛工人從凌晨3時左右開始上崗作業,進行日常的清掃、保潔。從清晨8時起,他們開始集中力量清理各條街路上的鞭炮殘屑,避免因為清理不及時帶來的環境衛生二次污染。因為一些沿街的商家及店鋪輪番燃放“開門炮”,給環衛工人的作業帶來了不小的難度。一些街路往往需要數次甚至十多次的清掃才能徹底干凈。
在沈河區環衛二所,環衛工人當天清掃出幾十噸鞭炮屑。而這還不算放鞭大戶——五愛市場的業戶們。因為今日(正月初八),他們才正式營業燃放“開門炮”。因此,今日環衛工人清掃“開門炮”的作業量仍然很重。
從清晨8時到下午3時,全市的環衛工人們連續清掃了7個小時,終于將滿街的鞭炮垃圾打掃干凈。據統計,當天全市共清理鞭炮紙屑332噸,比去年同期多出了幾十噸。
記者感言:放鞭商家應自掃“門前屑”
2月1日,一位環衛工人告訴記者,從清早開始,這里每隔一陣就有一撥放“開門炮”的門市,“掃完南頭,北頭又響起來了,隨放隨掃,說啥也忙不過來呀!”
按照《沈陽市“門前三包”管理辦法》規定,清掃鞭炮屑應該納入到“門前三包”中。燃放鞭炮的單位、商家,應該自行清掃鞭炮屑。本報希望沈城的沿街單位、商鋪及經營場所,應該各負其責,像“自掃門前雪”那樣,把您放的“開門炮”清理干凈,把您的門臉收拾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