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長江水質安全,切實維護群眾環境權益,貴州省即日起集中開展長江(烏江部分)環保執法行動,通過摸清烏江渡水庫及烏江干流接納主要污染物總量,規范直接排入的排污口設置,建立企業排污口及污染物排放檔案,嚴肅查處私設排污口、超標排放污染物的環境違法行為,促進污染物減排任務完成。
烏江流域(貴州區)涉及貴陽市等7個市(州、地)的42個縣(區、市),流域內總人口為2306.54多萬人。由于歷史原因,長江(烏江部分)流域內企業多數設備陳舊,工藝落后,原材料及水資源利用效率低,污染治理設施投入不足,企業偷排漏排問題突出,部分城市未經處理的城市污水直排,已建成的污水處理廠存在市場化運營機制不順、管網不配套、實際處理能力達不到設計要求、出水水質不達標,造成烏江流域污染物排放總量居高不下。據2008年省環境監測中心對烏江干流監測表明,5個監測斷面中只有六廣、大關橋兩個斷面達到規定的地表水水質類別,其余3個斷面水質均不達標,沿河出境斷面水質為IV類。在環保執法行動中,對發現的不規范的排污口,責令相關單位限期整改,規范排污口設置;對工業企業的偷排口堅決予以取締;對沒有污染治理設施或不正常運行的,依法嚴肅查處;對于導致區域性環境污染的突出問題,采取區域限批、掛牌督辦等有力措施,并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據悉,此次行動的范圍內容主要是烏江渡水庫及下游烏江干流至沿河出境斷面500米以內的排污口,檢查直接排入檢查范圍的工業企業污水排放口、污水處理廠排放口及市政排污口;監測統計省界斷面水質和各排污口污水排放量、COD、氨氮、總磷、氟化物及其他主要特征污染物濃度和排放總量;對排污口進行拍照、定位、檢查規范化標識設立情況;統計排入排污口的工業企業名稱和數量;對私設排污口、超標排污等環境違法企業依法查處。
上一篇:呼吁在漢建環保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