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衣服最大的缺點就是毛不是真毛!”云南代筆團的一位男代表,揪著女代表楊勁松亮麗民族服裝上的白色毛質邊飾倍感遺憾地說。“嘿,這不是節約環保嘛。”楊勁松理所當然地答道。這是記者在兩會采訪過程中對環保印象最深的一段話。
2009年的全國“兩會”被稱為“最環保的兩會”,記者確實有切身的體會。拿北京代表團駐地來說,以往的會議室開會15分鐘前便開燈,等待代表們入場,而今年則改為在代表入場后才開始“燈火通明”。在安徽代表團駐地,記者見到了用廢舊報紙制造的環保鉛筆。這些環保鉛筆在多個代表團駐地使用,上面分別有“善待地球、從我做起”、“拯救森林保護環境”等標語。從記者以往參加會議報道的經驗來看,不少賓館都會給大家提供方便的瓶裝礦泉水。但在今年的“兩會”各大代表團駐地賓館,記者沒發現礦泉水瓶的影子,所有的都是精巧的瓷質杯子,如果需要,將有貼心的服務人員為你提供。
“兩會”上的這些細節之處,不僅僅是節省了一些開支,更重要的是,在引領著節約環保的新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