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改善水環境質量,確保水污染防治,河北省政府決定自2009年起,在全省七大水系主要河流實行跨界斷面水質目標考核,對造成水體污染物超標的設區市、縣(市、區)試行生態補償金扣繳政策。
4月9日,在河北省環境保護廳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副廳長楊智明介紹說,河北省率先在全國推出“全省范圍
的河流跨界斷面水質目標責任考核并試行扣繳生態補償金政策”,得到了環保部的肯定,并被環保部確定為全國省級全流域的生態補償的試點,它的實施將對河北省水污染防治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對全國有借鑒意義。
據了解,自2008年4月起,河北省在子牙河流域的5市實施跨界斷面目標考核和生態補償管理機制,截至今年3月底,共扣繳補償金1430萬元。該項政策的實施,強化了政府的責任,有效地遏制了上游向下游排污,子牙河污染程度總體呈下降趨勢,化學需氧量平均濃度比上年下降42.8%,氨氮平均濃度比上年下降13.7%,達到多年來最好水平。
因此,河北省政府決定借鑒并推廣子牙河流域的經驗,在全省七大水系的56條主要河流、201個斷面實行跨界斷面水質目標責任考核并試行扣繳生態補償金政策。
河北環保部門將根據河流入境水質達標(或無入境水流)時,所考核市跨市出境斷面的水質化學需氧量濃度監測結果的超標情況,每次扣繳10萬元至150萬元不等。同一個設區市范圍內,對所有超標斷面累計扣繳。當河流入境水質超標,而所考核市跨市出境斷面水質化學需氧量濃度繼續增加時,每次將加倍扣繳。設區市環保局考核斷面超標扣繳生態補償金的標準,由各設區市按照省考核斷面超標扣繳生態補償金標準執行。
楊智明介紹說,河北省環保廳及設區市環保局每季度匯總一次考核斷面的監測結果,并計算確定每月和季度扣款資金總額,以環保領導小組辦公室名義向設區市政府和有關縣(市、區)發出扣繳通知,并抄送同級財政部門。扣繳資金可暫由省和市本級墊付,待年終結算時一并扣回,作為水污染生態補償資金,它將專項用于解決由于河水污染造成的下游經濟損失應給予補償的項目,需要打深水井保障群眾飲水安全項目以及水污染綜合整治的減排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