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環保局計劃把溫室氣體列為危險污染物,這將是美國目前為止在環保法規制定上提出的最為重大的變革。它將對經濟各領域起到深遠的影響,并同時涉及交通、發電、煉油、水泥制造和其他加工制造產業。
這次的修改方案可能會導致環保局和汽車制造商、煤場以及其他依賴于化石燃料的企業之間的矛盾,因為這些企業擔心新法規太過復雜繁瑣,會增加企業的生產成本。但新法案將有助于奧巴馬政府執行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方針,因為它可能會獲得其它企業的支持——許多企業認為這要比由執法機關進行監督更為靈活,限制也更少。在年底舉行的哥本哈根全球氣候會議上,美國將以此作為談判的基礎。
一旦修改方案最終完成,它將為美國未來對二氧化碳,甲烷和其他溫室氣體的管理鋪平道路。環保局已經于上周把修改方案提交給了美國行政管理和預算局進行復審。一些政策制定者稱贊環保局的這次行動是邁向解決氣候變化新途徑的第一步,稱它將結束否認全球變暖的時代。
若方案最終獲得批準,其影響可能會比方案本身進一步擴大。目前關于這項方案的具體細節尚不清楚,包括環保局將投入多大的力度來管理溫室氣體排放,以及政策實施的具體環節等等。
不過美國環保局行政官麗莎•杰克遜(Lisa P. Jackson)表示,實施這個方案就像踏入了雷區。“我們必須對規定的內容和實施日期進行明確界定,因為我們不想人們把它看成世界末日一樣。”她說。
專家表示環保局的這次舉動將給國會施加壓力,促使他們制定相應的法律來取代環保局的方案,或者為環保局的方案進行政策指導。
事實上,環保人士、政策制定者和企業更傾向于由美國聯邦政府立法進行管理,原因有許多。國家能源政策委員會的保爾•布萊索(Paul Bledsoe)表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政府立法一般很少受到爭議,并且不會被新政府推翻,而環保局的法案的執法效率則會遭到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