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三國演義》電視劇劇組在浙江永康楊溪水庫拍外景,留下大量生活垃圾和油污,可能會影響到永康當地近30萬人的飲水水源。永康楊溪水庫管理部門緊急叫停,要求劇組于19日之前清理現場并撤離。(《北京晨報》4月19日)
時下是一個“娛樂”異常風行的年代,作為“娛樂”的主陣地,如今的影視作品除了不斷把各種男女緋聞、情色誘惑等演繹得如火如荼之外,曾幾何時又迷戀上了“回歸自然”——以大自然名勝風景為背景的影視拍攝,成為一種時髦。以“描繪和展現壯美山河風光”的名義,打著為觀眾創造優美精神食糧的幌子,越來越多的劇組開進深山老林和名勝古跡。然而,在美輪美奐的視覺鏡頭背后,是景觀的毀容、山水的支離破碎以及留在那里的一堆堆垃圾。
近年來,關于劇組破壞自然生態的報道不曾間斷,諸如2006年《無極》劇組破壞云南香格里拉碧沽天池美景,《大旗英雄傳》劇組破壞國寶級摩崖石刻。再早,還有《神雕俠侶》劇組破壞了九寨溝森林公園神仙池鈣化堤、珍珠灘植被;《驚情神農架》劇組破壞原始生態……不勝枚舉。這是頻發的“公地悲劇”,這更是典型的“娛樂折騰”。戴定南在《折騰》一書中,講述了很多種形態的“折騰”——“折騰”里有公共財富,有面子和政績,有哲學和騙術,有人性的呈現,有欲望的勃發,有阿Q式的瘋狂,也有此種影視拍攝戕害公地環保的“娛樂折騰”。
時至今天,我們無法否認,娛樂已經成為與人類社會分割不了的生活之一部分。美國好萊塢代表著世界電影創作和拍攝的最高“境界”,好萊塢大片一出即風靡世界。論起場面的壯大和華麗,談及電影手段的“蒙太奇”震撼,國內影視劇跟人家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的——咋沒見好萊塢大片“折騰”公地了?人家是怎樣做到的?我想,這最起碼說明,娛樂不必非要以透支和戕害公地資源為代價。
當然,好萊塢影視制作人和導演們也不是傻子,以自然景觀為背景拍攝成本會更低這點誰都明白。但是,在保護公地生態和公共資源方面,美國有著嚴格而健全的制度保護,劇組不敢越雷池一步,不像我們這般動不動就出現“規則失靈”。就事論事,這起事件中,水庫管理者明知水庫關乎數十萬人的飲水安全,還是“勉強”答應了劇組的要求——如今已經構成了極大的后患和破壞,才匆匆站出來叫停,豈不可悲?
新三國劇組被“轟”走了,管理者表示今后水庫將不再接受任何影視劇組在此拍攝。這話我倒是相信,不過,包括新三國劇組在內的諸多影視拍攝團體卻不會因此關閉攝像機——他們還會不會“折騰”下去?“新三國劇組污染記”會不會成為絕響,還是要看管理責任能否堅守住制度紅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