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如何發展可持續能源和交通?如何處理廢水和污泥?如何控制畜禽養殖業帶來的污染?第三屆“中德環境論壇”今天在廣東佛山開鑼,中德兩國政府、學術和環保產業界人士今明兩天就“環保技術與產業發展”展開廣泛交流。
“中德環境論壇”由中德兩國政府共同發起,分別于2003年和2006年舉辦了第一和第二屆。旨在推動兩國之間交流與合作,促進環保技術的開發、應用和轉移。本屆論壇主題為“環境技術與產業發展”,就“水和大氣”、“廢棄物管理與循環經濟”、“可持續能源與可持續交通”、“可持續發展融資”四大專題進行研討。
國家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在論壇開幕式上表示,中國“十一五”期間的節能減排任務,對環保產業發展提出來更高要求,也為環保產業提供了巨大的市場需求!笆晃濉焙蟀攵,國家將實施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處置、城市污水處理、城市垃圾處理、燃煤電廠脫硫等八大重點環境保護工程,總投資約3336億元。由此將帶動中國環保產業保持12-15%的年增長速度,到“十一五”期末,環保產業的總體規模(產值)將達1.1萬億元左右。
據了解,德國在環保產業與技術等領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而且環境服務業非常發達,不僅對國民經濟貢獻巨大,而且為社會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目前中德雙方正在開展120多項發展項目和60多項合作項目,3/4都集中于氣候、環境和能源領域,德國拜耳、柏林水務等擁有先進技術的公司已經在中國環保領域大顯身手。德國環境部議會國務秘書米夏埃爾·米勒先生對記者說,德中兩國政府在能源與環境方面保持著長期良好的合作關系,具有廣闊的合作前景。
主辦方之一廣東省環保局介紹,本屆論壇參會人員500多人,德方參會280人,超過了原計劃的3倍,顯示了中國環保市場的吸引力,和金融危機形勢下環保產業的強大活力。單是廣東,從事環保相關產業的企事業單位已超過2000家,環保產業產值年均增長超過同期工業經濟增長速度,接近30%,全年環保產業產值超過千億元,位居全國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