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長清泰安交界處原油管噴 山體植被遭大面積污染
2009-07-13
來源:濟南時報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凌晨1點左右,在104省道長清區與泰安市肥城縣交界處,中石化魯寧輸油管線被盜油犯罪分子鑿破后發生管噴現象,大量原油外泄,周邊約2公里的范圍遭污染。目前,受損管道已得到修復,中石化工作人員正全力清除附近殘留原油。
半邊山體變黑
小溪池塘漂油
昨天中午,記者來到事發現場。馬路西側的山上,整個山體因遭原油浸染都變黑,看上去好似一座巨大的露天煤礦。山上梯田所種植的花生等農作物,枝葉被原油污染后已大面積枯萎。記者發現,輸油管道破裂處就在此處山坡上。
山下一條小溪,河面上漂著一層厚厚的原油,小溪兩邊的水草大面積枯死。小溪下游約1.5公里處,有一處近百平方米的水塘,水面也漂著一層厚厚的原油。記者看到,有民警守在附近,提醒過往路人嚴禁煙火,以防引燃外泄的原油。警方介紹,據事發時的監控資料得知,作案者開的是面包車,事發后駕車沿104省道往肥城方向逃竄。
談及事發當晚的情況,路邊一家飯店的老板韓先生說:“那天晚上南風很大,石油管道被鑿破后,噴涌而出的油柱好似噴泉,大量原油隨風往南飄散,方圓約 2公里的地域遭到污染。我這飯店院落也被原油籠罩,這兩天僅打掃衛生就費了很大勁兒。遭原油污染的莊稼、樹木、河流等約有數十畝。”
中石化工作人員緊急善后
記者了解到,被“油耗子”鑿斷的是直徑為0.72米的大型輸油管道,屬于中石化魯寧輸油管線,原油從勝利油田輸往南京等地。
據介紹,石油管道泄漏會破壞生態,由于石油會迅速滲透到土壤中,殺死土壤中的微生物,從而改變土壤成分,改變地表生態,遭污染的地區可能在數年內都難以種植農作物。一些石油烴類進入人體后,會影響健康。
中石化工作人員介紹,事發后當地的治污工作正在展開,相關的農作物補償、土地污染損失補償等工作也在進行中。此次事故造成的損失尚未最終統計出來。
利益驅動“油耗子”鋌而走險
是什么原因讓“油耗子”瘋狂盜油?記者了解到,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盜油所帶來的巨額利潤。犯罪分子一旦在輸油管道上接通了偷盜閥門,如果不發生意外,僅用十幾分鐘便可盜走三四十噸原油,即便低價賣給一些小煉油廠,也能獲利十幾萬元。目前警方已加強了對輸油管線區域的監控,并采取各種措施,嚴厲打擊“油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