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認為,一部環境保護的歷史就是一部正確處理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史,離開經濟問題談環境問題是緣木求魚,只有發展綠色能源才能保證綠色環境,進而發展綠色經濟。
周生賢從四個方面總結了中國在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上取得的成果。
一是污染減排取得突破性進展。中國目前已建成火電脫硫設施3.63萬級千瓦,形成年脫硫能力1000多萬噸,脫硫裝機占火電總裝機的比例由2005年的12%上升到2008年的60.4%。與2005年相比,二氧化硫排放量減少了8.95%,化學需氧量減少了6.61%。
二是產業結構的調整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多年來,中國一直在尋找產業結構調整的機遇,現在金融危機這種倒逼機制,是中國調整產業結構的最好時機。所以,我們要應對經濟危機,正確對待產業轉型,不是簡單的克隆和復制,而是讓它換個活法。
三是清潔能源利用工作積極推進。中國政府制定了《可再生能源的中長期規劃》,實施了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等清潔能源的重點工程,積極鼓勵核電的發展,與2005年相比,2008年全年水電、核電、風電使用量增長37.2%,天然氣使用量增長61.4%,新增清潔能源相當于1.1億噸標準煤,因為中國的能源結構是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直接影響到中國的環境問題。
四是城市大氣環境整治不斷加強。與2000年相比,2008年新增輕型汽車單車污染排放量下降90%以上。城市空氣中的二氧化硫,可吸入顆粒物和二氧化氮年平均濃度分別下降28.5%、33.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