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雪云:讓每個孩子都會念“環保經”
8月13日,一根廢棄的燈管,一個用完的油漆桶,一塊木頭,被山西清徐縣職工子弟第二小學教師牛雪云裝置成《自然科學》課上的實驗器材“熱空氣上升演示器”,學生們圍著老師,津津有味地聽她講解關于空氣重量的問題。
“‘科學’、‘環保’不是背出來的,是通過實踐做出來的。”負責教授《自然科學》課程的牛雪云說。每每在教授“斜面作用”時,她都會使用以前學生寧雅琛利用四塊廢舊木板設計制作的“斜面及滑梯研究演示器”進行演示。類似由她和學生利用廢品制作的教學工具,牛雪云共存有100多件。
已步入不惑之年的牛雪云說話慢聲細語,臉上總是帶著微笑。她將環保理念滲透到每堂課中,讓孩子們從小認識到環保的重要性,并自覺投入到環保行動中。一水多用、回收廢舊電池、分類處理回收垃圾、使用布袋等等一個個環保行動在孩子們身上得到體現,并感染著他們的家長和身邊親友。
小學六年級一班的王文斌說,通過課上比較白熾燈和熒光燈耗能的節能實驗,“我回去讓我爸把能換節能燈的地方全換上了”。
記者在這所學校的實驗室中看到,11年前牛雪云和學生共同采集制作的300余件植物標本至今仍保存完好;柜子頂端放著學生應用“三角形最穩固”原理利用廢紙制作的觀象臺;墻上張貼著每個學生自己編纂的《科學時報》……
牛雪云還常年帶領學生在周邊開展各類環保調查。2000年清徐東湖水污染嚴重,她和學生一起進行實地考察、采樣檢測、撰寫報告并提出建議,促成了2003年相關部門對該湖的治理。
治理后的湖水干凈了,湖邊新建了健身設施、臨時休息的大理石桌椅等。她并沒有因此就停止了對此問題的調查,一年后她和學生們又一起進行后續調查。“我發現大理石桌有些被偷、有些健身設施被踩壞了。”孩子們爭先恐后地告訴記者他們那一次調研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