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防治農田“白色污染”,甘肅省政府于近日批轉了省農牧廳《關于加強廢舊農膜回收利用推進農業(yè)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的意見》,加強廢舊農膜回收和再生利用,扶持廢舊農膜回收加工企業(yè),禁止使用厚度小于0.008毫米的超薄地膜。
農膜覆蓋技術提高了土地產出能力,特別是全膜雙壟溝播栽培技術的推廣,使糧食大面積增產。但農膜帶來的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大量廢舊農膜隨意棄置,影響農村環(huán)境衛(wèi)生,殘留在土壤中影響作物生長。根據(jù)該《意見》,通過2至3年的努力,在全省地膜覆蓋面積大、地膜污染較重的地區(qū),扶持建立一批廢舊農膜回收利用加工企業(yè),使廢舊農膜污染得到基本控制。力爭到2015年,全省廢舊農膜回收利用率達到80%以上。
該《意見》要求,加強技術創(chuàng)新,研發(fā)廢舊農膜再生加工技術,增加廢舊農膜回收加工產品附加值;利用天然產品和農副產品的植物性纖維生產可降解環(huán)保型農用薄膜,取代傳統(tǒng)塑料薄膜。引導農民科學使用農膜,自覺撿拾殘留廢舊農膜,推廣一膜兩用技術、適時揭膜技術、機械拾膜技術,禁止使用厚度小于0.008毫米的超薄地膜,以降低廢舊地膜的撿拾難度。
甘肅省將扶持建立一批廢舊農膜回收加工企業(yè),對規(guī)模大、誠信好的企業(yè)給予信貸支持,將廢舊農膜回收及初加工機械設備納入農機購置補貼范圍,對廢舊農膜回收加工的企業(yè)建設項目給予貼息支持。同時完善廢舊農膜回收利用體系,在鄉(xiāng)鎮(zhèn)建立廢舊農膜回收站(點),方便農民交售;結合地膜補貼開展“交舊領新”或“以舊換新”;結合新農村建設,建立鄉(xiāng)村物業(yè)管理站,對廢舊農膜、塑料制品、農資包裝瓶袋等定點堆放、定期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