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播發該網記者阿南特•克里希南發自北京的一篇文章說,中國在全國范圍內實施限塑令一年多后,因為塑料使用量大幅下降,中國節省了約300萬噸石油。
去年6月,中國政府就超薄塑料購物袋(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的生產、銷售、使用下了一道全國性禁令,并禁止所有超市免費提供塑料袋。此舉令很多人震驚。因為中國在環境問題上的表現一向不佳,而且很少有國家---即便在西方--下過類似禁令。
據中國國家發改委稱,此后,全國超市塑料袋使用量減少了三分之二。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估計,限塑令實施一年后,超市塑料袋消耗減少近400億個。
"白色污染"--用于形容大量消費和浪費塑料這一現象的一個詞匯--問題在中國變得日益嚴重。中國的塑料袋消費量比其他任何國家都大。國家發改委說,推行限塑令后,每年可節約石油240萬噸-3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760萬噸-960萬噸。
對中國這個每天消費大量石油的國家來說,這依然只是滄海一粟。但環保組織和環保人士還是對這一禁令表示歡迎。他們說,更重要的是,增強了公眾對環境問題的認識。
不過,這一禁令遠遠沒有得到全面執行。執行僅限于超市--會進行定期檢查,違規將被罰款。而路邊小店仍在免費提供塑料袋。如今,超市提供的塑料袋每個收費2毛,因此,在北京和上海,越來越多人帶著自己的布袋去購物。一年多前,這種做法在中國還前所未聞。
環保人士吳登明說:"對我們來說,解決環境問題的第一步就是公眾意識。最大的挑戰是讓人們了解環境問題,提高認識。這一切都在慢慢發生改變。”
上一篇:統一意志貫徹環保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