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霍邱縣境內的淮河河道上,生活垃圾綿延至少400米,蒼蠅亂飛。然而,霍邱縣環保局局長雷慶明在接受采訪時卻說:“這么小的事你找我啊?”
雷慶明很雷人,給囂張的權力話語增添了最新素材。雷局長此言的潛在邏輯很明顯,“淮河河道垃圾遍地”只是小事,記者拿這點小事叨擾他,實在是小題大做。這種邏輯折射出的官員政治素養,令人擔憂。如果淮河污染是小事,那么請問雷局長,什么才是大事?
“天下最大事,莫非萬民之憂樂。”溫總理有幾句常掛在嘴邊的話,老百姓早已記心間。民生無小事,如果說連淮河污染這樣與老百姓生存息息相關的民生問題都是小事,如果一名官員把為老百姓做事當作小事,那他的權力觀一定出了問題。
眾所周知,環保問題是沉重的現實命題。日前,環保部部長周生賢在第13屆世界湖泊大會上表示,不注意環境保護,“就算經濟上去了,也會出現開著寶馬汽車、喝著污水的尷尬局面。”而現實可能是,我們大多數人還沒開上寶馬,卻不得不聞著寶馬的廢氣喝著污水。因此,強化環保意識,治理江河湖海,刻不容緩,時不我待。但反觀現實,令人憂心。此前,國家審計署發布審計調查結果稱,歷經6年,投入資金910億元,涉及8201個項目,我國“三河三湖”整體水質依然較差。
為何大批投入幾乎打了水漂?原因雖然林林總總,但不可回避的一大癥結是,一些官員瀆于職守、尸位素餐。連環保局長都能說出“這么小的事你找我啊?”如此顢頇的話,還百般推諉、反復辯解“這事不歸我們管,這是建設部門的事情。”怎能不讓人聯想,當地環保部門對治理污染的潦草與敷衍,甚至可以讓人想象到當地政府部門的不作為。在這種情境下,淮河治污難以達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的愿景,似乎是一種必然。
“先憂后樂”,這是政治美德;恪盡職守,不辱使命,這是基本的權力倫理;漠視民生,推卸職責,這種麻木的權力觀則昭顯了一些官員的不負責任。對那些麻木不仁、無視民瘼的環保官員該猛擊一掌,讓其清醒了,否則他們就永遠無法知道,他們拿著納稅人的錢,能干出什么大事。
上一篇:安徽巢湖西半湖跌入重度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