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落幕了。盡管本次被喻為“拯救人類的最后一次機會”的大會,并未達成什么制約性條款,但是中國政府仍然明確表示出“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是中國根據國情采取的自主行動”的態度。以紡織服裝為主業的石獅,早在2006年就制定出逐年降低萬元GDP能耗的規劃,實際上,就是中國政府這一“自主行動”在基層的具體體現。“今年石獅的萬元GDP能耗實現了降至0.714噸標煤的目標,明年將降至0.710噸標煤,同比下降0.004噸標煤。”昨天,市有關領導再次這樣表示。而在2005年,石獅的萬元GDP能耗在0.85噸標煤左右。據記者了解,二氧化碳是形成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之一,而二氧化碳氣體的產生,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燃燒是一大途徑。因而,石獅努力制定逐年降低萬元GDP能耗的目標,也是主動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的具體體現。
紡織服裝業作為中國頗具競爭力的產業之一,不可避免地應該承擔起降低碳排放的責任。據研究報告顯示,我國紡織行業全過程能耗大致為4.84噸標煤/噸纖維,其中印染行業約占全行業能源的58.7%,因而成為紡織業節能的重點。在石獅市委、市政府倡導和具體節能降耗目標促使下,石獅不少印染企業已積極參與到節能減排行動中來。如一骨干染整企業新增一臺先進1000萬大卡導熱油鍋爐,以此替代原有小容量鍋爐,并采用新型先進節煤器改造舊鍋爐等措施,每年可節省燃煤9593噸;“龍興隆”染織公司采用節能新技術,每年可節能4784噸標煤。
市經濟部門有關人士認為,工業鍋爐每燃燒一噸標準煤,就產生二氧化碳2620公斤,二氧化硫8.5公斤。假如石獅更多的紡織服裝企業主動投身到節能減排行動中來,石獅逐年降低萬元GDP能耗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