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環境保護部了解到,環保部原則通過“十二五”全國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規劃,四大主要污染物平均排放量在2015年年末預計分別比2010年年末下降10%.不過,最終的數據,要以明年兩會期間最后公布的版本為準。
與“十一五”時期著重結構減排和工程減排不同,“十二五”時期國家將推行4大環保戰略,實施強化總量減排倒逼機制。其中具體措施包括機動車污染物的減排納入總量控制,以及探索煤炭消費總量控制等。
環保部環評司巡視員牟廣豐告訴南都記者,落實“十二五”總量控制目標,對污染物排放總量超過區域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的新建項目將不予準入。
強化總量減排的倒逼傳導機制
周生賢在環境保護部常務會議上透露,“十二五”期間,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加速發展和新增排放量持續增加,我國環境問題將變得更為復雜,污染物介質將從以大氣和水為主繼續向大氣、水和土壤三種污染介質共存轉變,污染物來源由以工業和生活污染為主繼續向工業和農村、生活、面源污染并存轉變,污染物類型將從常規污染物為主繼續向常規污染物和新型污染物的復合型轉變,環境形勢依然嚴峻。
此外,我國已向國際承諾: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45%,而實現這一目標,2010-2020年,我國能源消耗總量平均每年只能增加8500萬噸標準煤!艾F在我國每年增長1 .5億噸以上標準煤!比绾瓮黄瀑Y源、環境的制約是當前和今后我國工業面臨的緊迫任務和戰略課題。
據悉,已初步確定2011年的四大環保指標,即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氨氮、氮氧化合物的總排放量分別比上一年下降1 .5%.原則通過“十二五”全國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規劃,四大主要污染物平均排放量,在2015年年末分別比2010年年末下降10%.不過,最終的數據,要以明年兩會期間最后公布的版本為準。
此外,據環保部規劃院副院長吳舜澤對《21世紀經濟報道》透露,“十二五”期間,中國將實施四大環保戰略,以加快主要污染物減排。四大環保戰略包括:第一,堅持源頭預防和全過程綜合推進;第二,強化總量減排的倒逼傳導機制,在實現污染物排放量降低的同時,促進污染物產生量的降低;第三,在行業上抓好總量控制,包括等量置換、減量置換。第四,推行重金屬、V O C(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區域性總量控制。
總量控制未達標禁止新增項目
環保部正在將初步修改的“十二五”期間減排指標,與國家“十二五”規劃相銜接,同時也正與地方的分解作有效銜接。
十二五能否完成上述指標,不重復去年底那樣為完成指標實施拉匣限電行為,備受關注。
盡管“十一五”期間,我國工業的節能減排也取得了明顯成效,前四年工業增加值能耗累計降低了20.76%,預計到2010年年底工業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將超過25%,節能量超過6.5億噸標準煤“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粗放型的發展模式仍然沒有得到根本性轉變,工業污染高,資源消耗大,可持續發展受到嚴重制約!
工信部節能司司長周長益坦言,2009年我國工業能耗占全社會能耗71.3%,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學吸氧量分別占到全社會的84.3%和34.4%,單位工業產品能耗與國際先進水平還存在較大差距。
對此,環境保護部環評司牟廣豐告訴南都記者,對于實施“強化總量減排”措施后污染物排放總量仍然超過地方政府核定量的企業的改擴建項目、污染物排放總量超過區域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的新建項目,將不予準入。
值得一提的是,實施總量控制規劃已有先例:比如說,山東省實施用水總量控制管理辦法。從201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取用水總量達到或超過用水總量控制指標的地區,將被禁止新增取水。
下一篇:“十二五”治水:科學治理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