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職業病”、“職業病具有哪些特征”、“職業病是怎樣診斷出來的”,對這些問題可能很多人都不真正了解。筆者在咨詢專家并查閱國家有關規定后,對職業病的相關知識解答如下。
什么是職業病
根據《職業病防治法》的相關規定,職業病是指用人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有毒、有害物質等職業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怎樣界定職業病,職業病和職業相關疾病有何區別
按照國家相關規定,現在職業病分10類共115種,需滿足三個要素:一是患病主體須是用人單位或個體經濟組織的勞動者:二是在從事職業活動過程中產生的;三是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有毒、有害物質等職業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有的人可能認為,凡是與職業相關的疾病就是職業病,其實不然,如一些醫生因經常上夜班而導致的神經衰弱、一些老師因長期站著講課而患上的腰病等都不能稱為職業病,而只能稱為職業相關疾病。
由此可見,職業相關疾病的范疇更大,更重要的是職業相關疾病也見于非職業人群。
職業病為何要結合職業史來診斷
職業病的診斷與其他疾病的診斷有很大區別。一般疾病的診斷主要看病人的臨床表現,而職業病的診斷則需要考慮許多的因素,其中的職業史即是十分重要的一點。職業史能反映出病人是否接觸過職業危害因素。其次還要看病人的危害接觸史,通過對現場環境的監測,如空氣中含某一有害物質的濃度等來判定病人接觸的危害因素與職業病是否有必然的聯系,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最后才看病人的臨床表現。
上一篇:石材加工職業病風險常識
下一篇:勞動者享有哪些職業衛生保護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