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煙熱-疾病簡介
金屬煙熱高發人群
金屬煙熱是一種因吸入新生的金屬氧化物煙塵而引起的一種金身性疾病。其主要癥狀是體溫驟起、白血細胞增高等。這種疾病是焊工在工作中焊接銅、鋅等有色金屬產生的氧化鐵、氧化錳微粒和氟化物等。這種煙塵顆粒直徑大約在0.05-0.05微米,通過呼吸道進入未梢支氣管和肺泡,并穿透肺泡壁進入體內,剌激體溫調節中樞,使機體產生發熱效應。
金屬煙熱呈急性發作,無慢性進展過程和后遺癥。常在接觸高濃度金屬氧化物煙后6-12h內驟起頭暈、疲倦、乏力、多汗、發熱、畏寒、寒顫等癥,體溫升至37.5℃以上,血白細胞增多。癥狀、體征一般在4-24h內消退,白細胞增多除20x109/L(20000/mm3)以上者往往要持續24h外,一般于4-12h恢復正常,如癥狀、發熱及白細胞增多持續不恢復,應作進一步檢查,與有關疾病相鑒別。
金屬煙熱-病理分析
多為在通風不良的環境中作業,吸入過多的金屬氧化物煙塵所致,以氧化鋅煙霧引起者最多見,錫、銀、鐵、鎘、鉛、砷、銻、鈹、鎂、鉈或錳等氧化物煙霧亦可引起本病。
以鋅吸入量為例,40 mg/kg即可發病,80mg/kg可引起嚴重發作。國內外報道中,以冶煉鋼時吸入氧化鋅而發病者最多;焊接工人則以鋅焊作業者發病較多,如某船廠工人在通風不良的船艙中鋅焊作業,曾引起群體發病。發病機制是吸入的新生金屬氧化物顆粒被中性粒細胞吞噬后,釋放內生性致熱原的免疫反應。一次發作后,可獲得暫短的免疫,但假日休息后繼續在未改善的原發病環境中工作,極容易發病。
金屬煙熱-臨床表現
金屬煙熱
工作時吸入大量氧化金屬煙霧后,口中有一種微甜帶腥的金屬味,伴有咽干、疲乏、頭痛等,但多能堅持繼續工作。發熱的潛伏期為6~12小時,故常在下班時或下班后3~4小時內發作。熱前有惡寒及寒戰,持續1~3小時,伴乏力、頭暈和全身肌肉疼痛和不適,有時還有咳嗽、氣短或惡心、嘔吐,繼之發熱,體溫可達38~40℃,發熱一般持續4~6小時,其后出汗退熱,癥狀亦隨之減輕和消失,整個病程4~24小時。發病時外周血白細胞計數升高,一般在(10~15)×109/L,中性粒細胞比例升高,少許患者白細胞計數超過20×109/L。部分病例血糖可暫時上升,有時出現糖尿和蛋白尿,熱退后均隨之消失。白細胞大于20×109/L者往往要持續24小時。高熱病例可伴有神志異常,熱退后恢復正常。本病屬自限性良性疾病,病愈后不會留下后遺癥,仍可從事原工作。動物急性試驗吸入氧化鋅煙霧后,病理變化僅見支氣管周圍組織充血,氣管內有滲出液,肺泡內亦可有少許滲出液和白細胞浸潤,其他器官無明顯改變。人類患病未見有病死者。
已制定了國家統一診斷標準(GB-11515-89金屬煙熱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應遵照執行。集體發病時診斷比較容易,因較易獲得金屬煙接觸史;散發病例往往誤診,尤其很容易誤診為感冒或流感及瘧疾。如某煉鋼車間工人經常發病,在醫院急診室多次被擬診為瘧疾,后經了解職業接觸史后始確診。此外本病尚應與急性支氣管炎和急性扁桃體炎等相鑒別。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病例開始表現為金屬煙熱,其后又接著發生該金屬中毒。如曾有一例吸入大量氧化鉈,先有金屬煙熱發作,退熱后仍有全身乏力及食欲減退,3日后出現肝大伴壓痛、黃疸及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治療中又出現周圍神經炎,最后被確診為急性鉈中毒。另一例吸入氧化鎘煙霧表現為金屬煙熱,退熱后經約2日潛伏期,又出現較嚴重的急性氧化鎘中毒癥狀。所以,在診斷和處理金屬煙熱的同時,還應警惕全身發生金屬中毒的可能性。
金屬煙熱-鑒別診斷
金屬煙熱應與瘧疾、感冒、急性氣管炎、急性支氣管炎等疾病相鑒別。金屬煙熱在發病前的l2h內,有密切金屬氧化物煙接觸史;在發病期間,有典型的體溫升高,并伴有血白細胞數增多,病情在一天內不經特殊處理可自愈。
金屬煙熱-急救處理
1.酌情給柴胡銀翹解毒片或生姜紅糖茶有助減輕癥狀。
2.高熱者特別是伴神志異常或過高熱者,給氫化可的松100mg靜脈滴注,并配合物理降溫、補液(可加維生素C0.5~1.0g)及對癥處理。
3.若發熱持續1天以上仍不退,則應探查有無繼發感染和金屬中毒,并按相關病因治療。
金屬煙熱-治療原則
一般不需特殊藥物治療。較重者,根據病情給予對癥治療。
其他處理:經適當休息,痊愈后可繼續從事原工作,定期復查。
上一篇:云母塵肺的基本常識及鑒別診斷
下一篇:常見職業危害的三大類別及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