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職業危害因素常以五種狀態存在:
① 粉塵:漂浮于空氣中的固體微粒,直徑大于0.1mm,主要是機械粉碎,碾磨,開挖等作業時產生的固體物形成.
② 煙塵:又稱煙霧或煙氣,懸浮在空氣中的細小微粒,直徑小于0.1mm,多為某些金屬熔化時產生的蒸汽在空氣中氧化凝聚形成.
③ 霧:懸浮在空氣中的液體微滴,多為蒸汽冷凝或液體噴散而形成.煙塵和霧又稱為氣溶膠.
④ 蒸汽:液體蒸發或固體物質升華而形成.如苯蒸氣,磷蒸氣等.
⑤ 氣體:在生產場所的溫度,氣壓條件下散發在空氣中的氣態物質.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氨氣,氯氣等.
新修訂的《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的第1部分:化學有害因素》(GBZ2.1-2007)規定了工作場所的339種有毒化學物質,其中粉塵有47種,生物因素有2種和10種物理因素接觸的限值.
《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第2部分:物理有害因素》(GBZ2.2-2007)規定了十一種物理因素的接觸限值.
常見部分毒物在車間空氣中的最高容許濃度(mg/m3)如下:
一氧化碳 :30 ; 氨:30; 苯 :40 ;
甲醛:3 ; 氯氣:1 ; 甲醇:50;
汽油:300; 硫化氫:10; 鉛:0.05;
二氧化硅:2; 水泥粉塵: 6;
石棉粉塵:2; 煤塵: 10.
上一篇:鈦電極印刷工業有哪些職業危害?
下一篇:磷肥生產有哪些職業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