輻射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主要通過軀體熱效應和神經效應發揮作用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從數Hz到數百GHz的不同頻率的電磁源,對生物體的作用是不同的,絕不能混為一談。輻射只有超過人體補償機制的生物作用才會對健康造成有害影響。還會因每個人的個體差異而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一般而言,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健康影響主要有兩方面:
軀體熱效應
人體有70%以上是水,水分子受到電磁波輻射后相互摩擦,從而產生熱量,使人體體溫升高,當超過體溫調節能力時,人體溫度平衡功能失調,體內器官的正常工作受到影響,產生生理功能紊亂與病理變化等熱效應。
神經效應
人類本身就生活在地球這個大的磁場中,人體的組織和器官都存在著微弱的電磁場,它們是穩定和有序的。一旦受到外界電磁場的干擾,處于平衡狀態的微弱電磁場即將遭到破壞,產生神經效應。
根據頻率的不同,電磁輻射對體的影響有所不同,一般而言低頻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影響以神經效應為主,高頻電磁輻射對體的影響以熱效應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