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害品的危害及防治——碘甲烷
2006-04-13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碘甲烷又稱甲基碘,是無色可燃液體,有特臭味。由甲醇、碘和紅磷作用而制得。
分子式:CH
3I。相對分子質量:141.95。熔點:-66.4℃。沸點:42.5℃。飽和蒸氣壓:53.32kPa(25.3℃)。分解,溫度:270℃。相對密度(水=1):2.80,相對密度(空氣=1):4.89。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和四氯化碳。
能與氨反應生成甲基胺衍生物,與硝酸銀或硝酸亞汞反應生成硝基甲烷。遇明火、高熱可燃燒。受熱分解放出有毒的碘化物煙氣。煙氣。
危險貨物編號:61568,UN編號:2644,CAS號:74-88-4。
主要用途 主要用作甲烷化試劑,也用于醫藥、有機合成、吡啶的檢驗試劑。
急性中毒:早期出現頭痛、頭暈、食欲減退、惡心、心悸、胸悶;嚴重者可有意識障礙,如表情淡漠、定向力減退、譫妄、幻覺,甚至抽搐、昏迷、癱瘓等。此外,部分患者可有視力明顯減退、復視、黃視、綠視等。體檢可見精神萎靡、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瞳孔散大、手指震顫、閉目難立、腱反射異常等。部分患者還出現手套、襪套型感覺障礙。皮膚污染可發生局部潮紅、水腫及麻木感,并伴有丘疹、水皰形成等皮炎表現。
長期接觸可有神經衰弱綜合征和復發性神經炎。
急救措施 立即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呼吸困難時,吸入氧。皮膚污染立即用大量流動清水徹底沖洗。眼睛接觸時,立即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沖洗。
預防措施 生產過程嚴加密閉。充分地局部排風和全面通風。隔離式操作。
中國衛生標準(TWA):10mg/m
3(皮)。空氣中濃度超標時,應該佩戴防毒面具。緊急事態搶救和事故現場處理戴空氣呼吸器。穿相應防護服。戴防化學品手套。
工作現場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個人衛生。
泄漏時,在地面上灑碳酸鈉,用水沖洗,經稀釋的洗水放入廢水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