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害品的危害及防治——磷胺
2006-04-14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磷胺又稱福斯胺,或大滅蟲,純品為無色無臭的油狀液體,工業品為棕色油狀液體。由亞磷酸三甲酯和雙乙烯酮、二乙胺等作用而制得。
分子式:C
10H
19HlNO
5P。相對分子質量:299.69。熔點:-45℃。沸點:160℃。相對密度(水=1):1.21。溶解性:溶于水,但在水中不大穩定,溶于乙醇、乙醚、丙酮等多數有機溶劑。
遇明火、高熱可燃燒。受熱分解,放出氮、磷的氧化物等毒性氣體。在堿液中能迅速分解。
危險貨物編號:61126,UN編號:3018,CAS號:13171-21-6。
主要用途 是常見的有機磷農藥,兼有內吸作用的觸殺劑和殺螨劑等。可用于防治蚜蟲、食葉甲蟲、棉紅蜘蛛、棉鈴蟲、薊馬等。
健康危害表現 本品屬高毒類毒害品。通過呼吸道、消化道、皮膚吸收而侵入體內。主要毒作用是抑制膽堿酯酶活性,引起神經工能紊亂,發生與膽堿能使神經過度興奮相似的癥狀。
急性中毒的嚴重程度取決于全血膽堿酯酶活性的高低。活性在50%~70%屬輕度,有頭痛、頭暈、惡心、嘔吐、多汗、胸悶、視力模糊、無力等癥狀;活性在30%~50%時,屬中度中毒,可有肌束震顫、瞳孔縮小、輕度呼吸困難、流涎、腹痛、腹瀉等;活性在30%以下時,屬重度中毒,除上述癥狀加重外,可有肺水腫、昏迷或呼吸麻痹、腦水腫等。
慢性影響:長期反復接觸可出現神經衰弱綜合征、腹脹、多汗、肌纖維束震顫等。
急救措施 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污染的皮膚、頭發、指甲等。眼睛接觸時,立即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沖洗,或用2%碳酸氫鈉溶液沖洗。吸人中毒者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注意保暖。呼吸困難時給吸氧。呼吸及心跳停止者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及心臟按壓術。誤服者可用溫水或1:5000高錳酸鉀溶液徹底洗胃。就醫。
預防措施 生產過程嚴加密閉,充分地局部排風和全面通風。盡可能機械化、自動化,隔離操作。
中國衛生標準(TWA)0.02mg/m
3。可能接觸蒸氣超標時,要佩戴防毒面具。緊急事態搶救和事故現場處理時,戴空氣呼吸器。穿相應防護服。戴防化學品手套。
工作現場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工作后,徹底清洗、更衣。被毒物污染的衣服要單獨存放,洗凈后再用。
農業上使用本品時注意做好個人防護。施藥時間應選在早晨、晚間低溫時。施藥者站在上風側。施完的剩藥要倒入堿水中破壞,并埋人地下。買回的農藥要存放在高度安全處,小孩不能拿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