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預防交流高壓開關事故措施

2011-11-02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1 總 則

  1.1 為預防交流高壓開關設備(包括交流高壓斷路器、交流高壓隔離開關和接地開關,以下統稱高壓開關設備)事故發生,保障電網安全、可靠運行,特制定本預防措施。

  1.2 本措施依據國家的有關標準、規程和規范并結合設備運行和檢修經驗而制定的。

  1.3 本措施針對高壓開關設備在運行中頻繁出現的、典型的事故(障礙)提出了具體的預防措施,主要包括預防斷路器滅弧室事故、預防絕緣閃絡和爆炸、預防拒動和誤動故障、預防開關設備機械損傷、預防載流回路過熱等內容。

  1.4 本措施適用于7.2kV及以上電壓等級交流高壓開關設備。

  2引用標準

  以下為設備設計、制造及試驗所應遵循的國家、行業和企業的標準及規范,但不僅限于此:

  GB50150-1991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準

  GBJ147-1990 高壓電器施工及驗收規范

  GB1984-2003 交流高壓斷路器

  DL/T402-1999 交流高壓斷路器訂貨技術條件

  DL/T 486-2000 交流高壓隔離關和接地開關訂貨技術條件

  DL/T593 高壓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標準的共用技術要求

  DL/T617-1997 氣體絕緣金屬封閉開關設備技術條件

  DL/T603-1996 氣體絕緣金屬封閉開關設備運行及維護規程

  DL/T596—1996 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

  3 管理措施

  3.1 為保證高壓開關設備安全運行,必須建立和健全專業管理體系,加強開關設備的技術管理工作。對高壓隔離開關的管理要與斷路器的管理同等對待。

  3.2 高壓開關設備應實行全過程管理。開關專責人應掌握有關電力工程中高壓開關設備的設計選型、工廠監造及交接驗收等情況,負責監督高壓開關設備的運行維護、缺陷管理和故障分析等各項工作。

  3.3 各單位局要加強對高壓開關設備安裝、運行和檢修人員的技術培訓工作,使之熟悉和掌握所管轄范圍內高壓開關設備的性能和安裝、檢修、運行的技術要求。

  3.4 為總結高壓開關設備的事故教訓,及時掌握運行狀態和產品性能,各單位應加強對高壓開關設備的故障管理。高壓開關設備在運行或檢修中發生了事故和障礙,各單位應深入現場參加調查分析,做好記錄,并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

  3.5 凡銷售到系統的高壓開關設備,均應接受產品質量監督管理。對于從國外引進的40.5kV及以下電壓等級高壓開關設備批量整機或批量散件組裝的產品,應在中國有資質的試驗站進行全部型式試驗,72.5kV及以上電壓等級產品應在中國進行必要的試驗驗證,合格后方可入網使用。

  4 運行措施

  4.1 斷路器運行中,出現油斷路器嚴重缺油、SF6斷路器氣體壓力異常、液壓(氣動)操動機構壓力異常導致斷路器分合閘閉鎖時,嚴禁對斷路器進行操作。

  4.2 油斷路器由于系統容量增大,運行地點的短路電流達到斷路器額定開斷電流的80%時,應停用自動重合閘,在開斷短路故障后禁止強送。

  4.3 斷路器開斷故障電流后,值班人員應對斷路器進行巡視檢查。

  4.4 斷路器對故障線路實行強送后,無論成功與否,均應對斷路器進行仔細檢查。

  4.5 斷路器發生拒分時,應將發生拒動的斷路器脫離系統,待查明拒動原因并消除缺陷后方可投入。

  4.6 室外SF6高壓開關設備發生爆炸或嚴重漏氣等事故時,工作人員接近設備要謹慎,應選擇從上風側接近設備,并戴防毒面具、穿防護服;室內安裝運行的SF6高壓開關設備,人員進入室內前必須先行強迫通風15min以上,待含氧量和SF6氣體濃度符合標準后方可進入。

  4.7 運行巡視時,要注意隔離開關絕緣子瓷件及法蘭有無裂紋,夜間巡視時應注意瓷件有無異常電暈現象。

  4.8 進行隔離開關倒閘操作時應嚴格監視隔離開關的動作情況,如發現卡澀應分析原因并進行處理,嚴禁強行操作。

  5 技術措施

  5.1 一般要求

  5.1.1選用高壓開關設備的技術措施

  (1) 所選用的高壓開關設備除應滿足相關國家標準外,還應符合國家電網公司《交流高壓斷路器技術標準》、《交流高壓隔離開關和接地開關技術標準》、《氣體絕緣金屬封閉開關設備技術標準》,嚴禁選用已明令停止生產、使用的各種型號的開關設備。曾造成重大事故的同一生產廠家、同一種型號產品,在未采取有效改進措施前禁止選用。

  (2) 高壓開關設備應選用無油化產品。

  (3) 切合電容器組應選用開斷電容電流無重擊穿及適合于頻繁操作的斷路器。

  (4) 對于頻繁啟停的高壓感應電機回路應選用SF6斷路器或真空斷路器、接觸器等開關設備,其過電壓倍數應滿足感應電機絕緣水平的要求,同時應采取過電壓保護措施。

  5.1.2新裝設備和檢修后開關設備的技術措施

  (1) 設備的交接驗收必須嚴格按照國家和電力行業有關標準要求進行,不符合交接驗收標準不能投運。

  (2) 新裝及檢修后的開關設備必須嚴格按照《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準》、《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產品技術條件及有關檢修工藝的要求進行試驗與檢查。交接時對重要的技術指標應進行復查,不合格者不準投運。SF6開關本體大修后應進行交流耐壓試驗。

  (3) 斷路器機械特性是檢修調試斷路器的重要質量指標,也是直接影響開斷和關合性能的關鍵技術數據。各種斷路器(包括真空斷路器)在新裝和大修后必須測量機械行程特性曲線、合-分時間、輔助開關的切換與主斷口動作時間的配合等特性,并符合技術要求。制造廠必須提供機械行程特性曲線的測量方法和出廠試驗數據,并提供現場測試的連接裝置,不得以任何理由以出廠試驗代替交接試驗。

  5.1.3預防斷路器滅弧室事故的措施

  (1) 各運行、維護單位應根據可能出現的系統最大運行方式,每年定期核算開關設備安裝地點的短路電流。如開關設備額定開斷電流不能滿足要求,則應采取“限制、調整、更換”的辦法,以確保設備安全運行,具體措施如下:

  1)合理改變系統運行方式,限制和減少系統短路電流。

  2)采取限流措施,如加裝電抗器等以限制短路電流。

  3)在繼電保護上采取相應的措施,如控制斷路器的跳閘順序等。

  4) 將短路開斷電流小的斷路器調換到短路電流小的變電站。

  5) 更換成短路開斷電流大的斷路器。

  (2) 開關設備應按規定的檢修周期和實際短路開斷次數及狀態進行檢修,做到“應修必修,修必修好”。

  (3) 當斷路器液壓機構打壓頻繁或突然失壓時應申請停電處理。 在設備停電前,嚴禁人為啟動油泵,防止由于慢分而使滅弧室爆炸。

  5.1.4 預防絕緣閃絡、爆炸的措施

  (1) 根據設備運行現場的污穢程度,采取下列防污閃措施:

  1) 定期對瓷套或支持絕緣子進行清掃。

  2) 在室外40.5kV及以上電壓等級開關設備的瓷套或支持絕緣子上涂防污涂料或采用增爬裙。

  3) 采用加強外絕緣爬距的瓷套或支持絕緣子。

  4) 采取措施防止開關設備瓷套滲漏油、漏氣及進水。

  5) 新裝投運的開關設備必須符合防污等級要求。

  (2) 新裝、大修72.5kV及以上電壓等級斷路器,絕緣拉桿在安裝前必須進行外觀檢查,不得有開裂起皺、接頭松動及超過允許限度的變形。除進行泄漏試驗外,必要時應進行工頻耐壓試驗。運行的斷路器如發現絕緣拉桿受潮,烘干處理完畢后,也要進行泄漏和工頻耐壓試驗,不合格者應予更換。

  (3) 充膠(油)電容套管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進水和受潮,發現膠質溢出、開裂、漏油或油箱內油質變黑時應及時進行處理或更換。大修時應檢查電容套管的芯子有無松動現象,耐壓試驗前后應該做介損和電容量試驗。

  (4) 套管和支持絕緣子各連接部位的橡膠密封圈應采用合格品并妥善保管。安裝時應無變形、位移、龜裂、老化或損壞。壓緊時應使用力矩扳手(要求制造廠提供力矩值)、均勻用力并使其有一定的壓縮量,避免因用力不均或壓縮量過大而使其永久變形或損壞。

  (5) 斷路器斷口外絕緣的爬電比距應不小于安裝地點污穢等級相應的相對地標稱爬電比距的1.15倍,否則應加強清掃工作或采取其他防污閃措施。

  5.1.5預防斷路器拒動、誤動故障的措施

  (1) 加強對操動機構的維護檢查。機構箱門應關閉嚴密,箱體應防水、防灰塵和小動物進入,并保持內部干燥清潔。機構箱應有通風和防潮措施,以防線圈、端子排等受潮、凝露、生銹。液壓機構箱、氣動機構箱應有隔熱防寒措施。

  (2) 輔助開關應采取下列措施:

  1) 輔助開關應安裝牢固,防止因多次操作松動變位。

  2) 應保證輔助開關節點轉換靈活、切換可靠、接觸良好、性能穩定,不符合要求時應及時調整或更換,調整應該在慢分、慢合時進行。

  3) 輔助開關和機構間的連接應松緊適當、轉換靈活,并滿足通電時間的要求。連桿鎖緊螺帽應擰緊,并采用防松措施,如涂厭氧膠等。

  (3) 斷路器操動機構檢修后, 分閘脫扣器在額定電源電壓的65~110%(直流)或80~110%(交流)范圍內應可靠動作,當電源電壓等于或小于額定電源電壓的30%時,不應動作。合閘脫扣器在額定電源電壓的80~110%范圍內應可靠動作,當電源電壓等于或小于額定電源電壓的30%時,不應動作。

  (4) 分合閘鐵芯應在任意位置動作靈活,無卡澀現象,以防拒分和拒合。

  (5) 斷路器大修時應檢查液壓機構分、合閘閥的閥針是否松動或變形。分、合閘閥針應更換為整體式。

  (6) 要加強高壓斷路器分合閘操作后的位置核查工作。高壓斷路器,尤其聯絡作用的斷路器,并網前和解列后應到運行現場核實高壓斷路器的機械位置,應根據電壓和電流互感器或帶電顯示裝置確認斷路器觸頭的狀態,防止非全相并網和非全相解列事故。

  5.1.6 預防直流操作電源和二次回路引發開關設備故障的措施

  (1) 各種直流操作電源均應保證斷路器合閘電磁鐵線圈通電時的端子電壓不得低于標準要求。對電磁操動機構合閘線圈端子電壓,當關合電流小于50kA(峰值)時不低于額定操作電壓的80%;當關合電流等于或大于50kA(峰值)時不低于額定操作電壓的85%,并均不高于額定操作電壓的110%,以確保合閘和重合閘的動作可靠性。不能滿足上述要求時,應結合具體情況予以改進。

  (2) 斷路器操作時,如合閘電源電纜壓降過大,不能滿足規定的操作電壓時,應更換大截面的電纜以減少壓降。設計部門在設計時亦應考慮電纜壓降所造成的操作電壓降低。

  (3) 應定期檢查直流系統各級熔絲或直流空氣開關配置是否合理,熔絲是否完好,操作箱是否進水受潮,二次接線是否牢固。

  5.1.7 預防開關設備機械損傷的措施

  (1) 對于有托架的7.2~12kV電壓等級少油斷路器,安裝時其支持絕緣子應與托架保持垂直并固定牢靠,上下端連接引線的連接不應受過大應力,導電桿與靜觸頭應在一個垂直線上。若發現絕緣子有損傷應及時更換,并檢查原因。

  (2) 各種瓷件的連接和緊固應對稱均勻用力,防止用力過猛損傷瓷件。

  (3) 檢修時應對開關設備的各連接拐臂、聯板、軸、銷進行檢查,如發現彎曲、變形或斷裂,應找出原因,更換零件并采取預防措施。

  (4) 調整開關設備時應用慢分、慢合檢查有無卡澀,各種彈簧和緩沖裝置應調整和使用在其允許的拉伸或壓縮限度內,并定期檢查有無變形或損壞。

  (5) 各種斷路器的油緩沖器應調整適當。在調試時,應特別注意檢查油緩沖器的緩沖行程和合閘觸頭彈跳及分閘反彈情況,以驗證緩沖器性能是否良好,防止由于緩沖器失效造成拐臂和傳動機構損壞。禁止在緩沖器無油狀態下進行快速操作。低溫地區使用的油緩沖器應采用適合低溫環境條件的緩沖油。

  (6) 為防止運行中的斷路器絕緣拉桿斷裂事故的發生,除應定期對分合閘緩沖器檢查,防止由于緩沖器的性能不良而使絕緣拉桿在傳動過程中受沖擊外,還應加強監視分合閘指示器與絕緣拉桿相連的運動部件相對位置有無變化,并定期做斷路器機械特性試驗,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對于“螺旋式”連接結構的絕緣拉桿應進行改造。

  (7) 均壓電容器安裝時,防止因“別勁”引起漏油,發現漏油應予處理或更換。

  (8) 開關設備基礎不應塌陷、變位。支架設計應牢固可靠,不可采用懸臂梁結構。

  (9) 為防止機械固定連接部分操作松動,建議采用厭氧膠防松。

  5.1.8預防載流回路過熱的措施

  (1) 在交接和預防性試驗中,應嚴格按照有關標準和測量方法檢查主回路電阻。

  (2) 定期用紅外線測溫裝置檢查開關設備的接頭部位、隔離開關的導電部分,特別在重負荷或高溫季節,要加強對運行設備溫升的監視,發現問題應及時采取措施。

  (3) 定期檢查開關設備上的銅鋁過渡接頭。

  5.1.9預防斷路器合閘電阻事故的措施

  (1)為預防斷路器合閘電阻引發的故障,應加強對合閘電阻提前投入和退出時間、電阻值的測量。

  (2) 對裝有合閘電阻的斷路器,新裝和大修后,應進行斷口交流耐壓試驗。

  5.2 預防SF6開關設備事故措施

  5.2.1SF6開關設備應按有關規定進行SF6氣體微水含量和泄漏的檢測,發現不合格時,應及時處理。處理時SF6氣體應予回收,不得隨意向大氣排放,以免污染環境或造成人員中毒事故。

  5.2.2安裝運行GIS設備的房間,應設置一定數量的氧量儀和SF6濃度報警儀。

  5.2.3應充分發揮SF6氣體質量監督管理中心的作用,做好新氣管理、運行設備的氣體監測和異常情況分析,基建、生產用SF6氣體必須經SF6氣體質量監督管理中心按照有關規定檢測,并出據檢測報告,方可使用。

  5.2.4 SF6壓力表和密度繼電器應定期校驗。密度繼電器所用的溫度傳感器應與斷路器本體處于同樣溫度環境。

  5.2.5對早期投運的SF6斷路器應加強運行維護,并按生產廠家規定的周期進行檢修,預防事故的發生。

  5.3 預防油斷路器事故措施

  5.3.1油斷路器應逐步淘汰。

  5.3.2 應經常注意監視油斷路器滅弧室的油位,發現油位過低或滲漏油時應及時處理。嚴禁在嚴重缺油情況下運行。油斷路器開斷故障電流后,應檢查其噴油及油位變化情況,發現噴油時,應查明原因及時處理。

  5.3.3為防止進水,72.5kV及以上電壓等級少油斷路器在新裝前及投運一年后應檢查鋁帽上是否有砂眼,密封端面是否平整,應采取加裝防雨帽等措施。在檢查維護時應注意檢查呼吸孔,防止被油漆等物堵死。

  5.3.4 40.5kV電壓等級多油斷路器電流互感器引出線、限位螺釘、中間聯軸孔堵頭、套管連接部位、防爆孔及油箱蓋密封用石綿繩等處,均應密封良好,無損壞變形。

  5.4 預防真空斷路器事故措施

  5.4.1真空斷路器應選用本體和機構一體化的產品。

  5.4.2應積極開展真空度測試,預防由于真空度下降引發的事故。

  5.5 預防高壓開關柜事故措施

  5.5.1新建、擴建和改造工程中,應選用加強絕緣型金屬封閉式高壓開關柜,特別是發電廠和潮濕污穢地區必須選用加強絕緣型且母線室封閉的高壓開關柜。

  5.5.2高壓開關柜中的絕緣件(如絕緣子、套管、隔板和觸頭罩等)嚴禁采用酚醛樹脂、聚氯乙烯及聚碳酸脂等有機絕緣材料,應采用阻然性絕緣材料(如環氧或SMC材料)。

  5.5.3在安裝開關柜的配電室內應配置通風防潮設備,防止凝露導致絕緣事故。

  5.5.4 為防止開關柜“火燒連營”,開關柜的母線室與本柜及其它柜間、柜內各功能室之間應采取隔離措施。應加強柜內二次線的防護,二次線應由阻燃型軟管或金屬軟管包裹,防止損傷。

  5.5.5手車柜每次推入柜內之前,必須檢查驗證斷路器處于分閘位置,杜絕合閘位置推入手車。手車柜進出柜操作應保持平穩,防止猛烈撞擊。

  5.5.6高壓開關柜內母線及各支引線宜采用可靠的絕緣材料包封,防止小動物或異物造成母線短路。

  5.5.7應淘汰柜體為網門結構的開關柜

  5.6 預防隔離開關事故措施

  5.6.1對于在運的72.5kV及以上不符合國家電網公司生產輸變[2004]4號 《 關于高壓隔離開關訂貨的有關規定(試行)》要求的隔離開關應進行完善化改造。

  5.6.2對于久未停電檢修的母線側隔離開關應積極申請停電檢修或開展帶電檢修,防止和減少惡性事故的發生。

  5.6.3新裝和檢修后的隔離開關必須進行回路電阻的測試。應積極開展瓷絕緣子探傷和觸指壓力測試。

  5.6.4 應加強對隔離開關導電部分、轉動部分、操動機構、瓷絕緣子等部件的檢查與潤滑,防止機械卡澀、觸頭過熱、絕緣子斷裂等事故的發生。隔離開關各運動部位用潤滑脂宜采用性能良好的鋰基潤滑脂。

  5.6.5應在絕緣子金屬法蘭與瓷件的膠裝部位涂以性能良好的防水密封膠。

  5.6.6與隔離開關相連的導線弛度要調整適當,避免造成太大的拉力。

  5.6.7為預防GW6型隔離開關運行中“自動脫落分閘”,檢修時要認真檢查操動機構蝸輪、蝸桿的嚙合情況,確認沒有倒轉現象;檢查并確認刀閘主拐臂調整是否過死點;檢查平衡彈簧的張力是否合適。

  5.7 預防操動機構事故措施

  5.7.1 預防液壓機構事故措施

  (1) 預防漏油措施:

  1)檢修時,應徹底清洗油箱底部并對液壓油用濾油機過濾,保證管路、閥體無雜質和泄漏。

  2)液壓機構油泵啟動頻繁或補壓時間過長,應檢查原因并及時停電處理。

  3)處理儲壓筒活塞桿漏油時,應同時檢查處理微動開關,以保證微動開關位置正確、動作可靠。結合預防性試驗,應檢查微動開關的通斷情況。

  4)應選用質量好的密封墊。

  (2) 為防止液壓機構儲壓筒氮氣室生銹,應使用高純氮(微水含量小于20μL/L)作為氣源。

  (3) 安裝或檢修液壓機構時,應采取措施,防止灰塵、沙粒進入液壓油中。

  (4) 運行中的液壓油,應定期過濾。

  5.7.2預防氣動機構事故措施

  (1) 氣動機構宜加裝汽水分離裝置、和自動排污裝置。未加裝的應定期放水,當放水發現油污時應檢修空壓機。

  (2) 氣動機構在冬季或低溫季節前,應及時投入加熱設備 ,防止因控制閥結冰而拒動。氣動機構各運動部位應保持潤滑。

  (3) 氣動機構應定期清掃防塵罩、空氣過濾器。宜在空氣壓縮機上安裝時間記錄器,做好空氣壓縮機累計啟動時間記錄。

  5.7.3預防彈簧機構事故措施

  分合閘滾子與掣子接觸面表面應平整光滑,無裂痕、銹蝕及凹凸現象。分合閘滾子轉動時應無卡澀和偏心現象,扣接時扣入深度應符合要求。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启东市| 买车| 石首市| 大同市| 枝江市| 安新县| 咸阳市| 万安县| 当雄县| 昌吉市| 剑阁县| 凤冈县| 称多县| 离岛区| 海兴县| 孝义市| 靖江市| 吉安县| 莒南县| 青州市| 南陵县| 依兰县| 三河市| 灵台县| 绥阳县| 卫辉市| 白城市| 晋城| 大埔区| 吉隆县| 株洲市| 东兰县| 商城县| 饶河县| 洛扎县| 大余县| 拜城县| 广昌县| 黄骅市| 茶陵县| 尉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