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隨著核電事業的迅速發展,電站機組容量的不斷增加,自動化程度的不斷提高,核電廠操縱員處理事故的時間相對縮短,造成的影響越來越大,對操縱員的健康要求也越來越高。核電廠的主控室是核電廠正常安全運行的“心臟”,操縱員在主控室的一舉一動,直接關系到核電廠的安全運行,因此,操縱員的身心健康備受關注。世界上許多國家對操縱員的健康制定了嚴格的標準,美國國家標準《核電廠操縱員執照申請的醫學證明和人員監控(ANSI/ANS-3.4-1996 )》對核反應堆操縱員取得執照明確規定了身體和精神方面的要求,并且闡述了健康檢查的內容、程度和方法,中國在(職業病防治法》中已經明確規定了放射工作人員核電廠操縱員的健康標準,除了對放的身體狀況有嚴格的規定,對他們的心理素質也提出了基本的要求。中國的航空航天部門對飛行員和宇航員的心理測試和評價取得了很大成績,已經建立了飛行員心理測試行業標準。中國現有的幾座核電廠雖已展開對操縱員的心理測試和評價工作,但起步較晚,規模有限,實際應用狀況還不理想,核電廠操縱員的心理健康與事故預防密切相關,對其心理健康要求應當類似于飛行員,很有必要盡快制定出適合于中國國情的核電廠操縱員心理健康標準,爭取在上崗前、在較大候選人群中選拔出心理素質高的操縱員,同時加強在崗操縱員的心理監護和心理輔導,既可提高核電廠的運行安全性,又能充分發揮不同人才的作用,提高核電廠的經濟效益和工作效率。
2影響核電廠操縱員安全運行的主要心理因素
2.1認知心理和認知錯誤
所謂認知心理,就是人在認識活動中所體現出來的心理現象或心理活動。認知心理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注意、思維、想像等。如果核電廠操縱員的心理感覺有缺陷,就會對事物的變化不能正確而及時的認識;知覺選擇性差,主控室的各種信息對感覺器官和大腦造成沉重負擔,隨著工作時間的延長,工作效率下降,錯誤率增加;操縱員安全意識的培養依賴于知覺的理解性,如果操縱員的理解能力差,就會對危險的認識不足; 操縱員的知覺還需具有恒常性,能夠在瞬息萬變的環境和條件下感知運行的真實狀況,但要避免犯經驗主義的錯誤,“想當然”地處理問題。操縱員如果沒有良好的記憶品質,就會對所學過的知識、所積累的經驗產生遺忘和混淆。
良好的思維可以使操縱員能夠恰當地把握核電廠的運行規律。思維不廣闊,處理問題就會狹隘、片面,顧此失彼;如果操縱員的思維不具批判性,要么自以為是、目中無人、固執己見,要么人云亦云、隨波逐流、沒有主見;如果操縱員的思維不夠深刻,分析事故原因時就只能看到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無法找到發生事故的根本原因和有效的解決辦法;如果操縱員思維僵化、愛鉆牛角尖、不知變通、反應遲鈍、優柔寡斷,就會延誤處理問題的最佳時機;邏輯思維是操縱員的基本條件,如果操縱員的思維沒有條理性,就很容易出錯;操縱員的思維還要有一定的創造性,否則就會在處理復雜問題或新問題時感到很困難。操縱員需要有主動想象,在發生事故前即有充分的思想準備,一旦發生事故,不容易驚慌失措;當然,如果操縱員的想像過于豐富,就會在工作中謹小慎微,產生畏懼或恐慌心理,影響安全;空想對操縱員的工作極為有害,容易誘導事故的發生。
核電廠操縱員的認知錯誤所導致的錯誤行為常表現為四個方面:(1)對事故情況產生錯誤的判斷,不顧來源于核電廠的與判斷相矛盾的信息,繼續采取錯誤的行動。這常常發生在操縱員于事故發生的早期即做出難以改變的決定,忽視了儀器后來所提供的矛盾信息。(2)操縱員在沒有科學根據的情況下擅自改變決定而采取相反的行動,這是由于不得不做出緊急而又重大的決定的巨大心理壓力而造成的一系列失誤。(3)短期記憶的有限性也可引起人為錯誤,在事故狀態的巨大壓力之下,隨著新的現象或任務不斷增加,儀表讀數或程序這樣的信息可能會被遺忘。(4)隨著時間的推移,操縱員下意識地學會了通過建立一種簡化的系統相互作用和反應的聯想,對核電廠的正常行為做出迅速而又正確的反應。然而,當反應堆經歷一個異常事件時,操縱員就可能沒有認識到核電廠的不熟悉的情況和他們的期望之間的差別,因而可能做出錯誤的反應。
2.2意志、注意
核電廠操作應當意志堅強。如意志不定,不愿刻苦鉆研、勤學苦練,只是滿足于應付,操作技能就不可能熟練;如果意志不果斷,在危急情況下就會優柔寡斷、延誤時機;如果操縱員的自制性差,不愿遵章守紀,就會違章操作;如果操縱員的意志的恒毅性較差,就會對操縱員崗位的工作興趣逐漸下降,工作責任心差,容易出事。操縱員的工作還需要較好的注意品質,應當有一定的注意廣度,盡量減少信號刺激的融合現象,降低判斷的錯誤率;注意的穩定性存在“30分鐘效應”,即人的注意很難以同樣強度維持30分鐘以上,如果超過30分鐘,作業效率就會明顯下降,錯誤率上升,但人的注意穩定性還是有差別的,應當選拔和培養注意穩定性高的操縱員;注意的分配能力因人而異,如果同時進行兩種以上的活動,分配能力差的人出錯的可能性就較高,操縱員的注意分配能力需要有一定的高度;不僅如此,注意轉移能力對操縱員來說也很必要,如果發生新的情況而沒有很好地進行注意轉移,忽略了新的信息,就有可能導致事故的發生或加重事故的后果。
2.3情緒(情感)
情緒能夠影響到操縱員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質量。消極的心境使操縱員的精神懶散、萎靡,感受能力下降,思維遲鈍,注意力不集中,經常愣神或發呆;消極的激情使操縱員的認識范圍縮小,控制能力減弱,不能約束自己,理智的分析判斷能力下降,不能正確評價自己的行為意義及其后果,如果不加控制,就會嚴重影響核電廠的安全運行,并對操縱員本身的身心健康造成損害。
應激能力是操縱員很重要的心理素質。所謂應激,就是指操縱員在遇到出乎意料的緊張情況時所產生的情緒狀態和適應性反應。常見的應激源主要包括工作因素、環境因素、組織社會因素和生理節奏因素等方面。在應激狀態下,人高度緊張,發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心理態度、作業績效、行為策略和方式等方面的變化,如:心率發生變異,血壓、血糖和激素水平發生變化;害怕、恐懼、煩惱、緊張、激動、焦慮、挫折;思維混亂、注意狹窄、視覺容量受限、搜尋活動減少、反應僵硬、外周反應時延長、錯誤增加和記憶缺陷;幫助人的行為減少,攻擊性行為增加,團體協作行為減少,團體績效降低;操作的準確性和速度下降等。越有經驗的操縱員,處理應激的穩定性越高,適應后不感覺很緊張;有些操縱員雖然經驗很豐富,但在發生事故時特別緊張,甚至不知所措,無法繼續工作;有的操縱員盡管可以完成工作任務,但對身體健康產生了嚴重的不良影響,催患心身疾病如心臟病、高血壓、胃潰瘍等。
2.4個性心理(人格)
個性心理包括個性傾向性和個性心理特征兩部分。個性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動機、興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觀,個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氣質、性格和能力。蘇州核工業總醫院曾采用修正后的明尼蘇達多相人格測試(MMPI ),對中國核電廠的操縱員多次進行過人格測試;俄羅斯新瓦洛涅什國家核電培訓中心心理生理實驗室采用李其科人格問卷對俄羅斯核電廠操縱員進行人格特征分析,從不同角度研究操縱員的人格特征,其結果均有一定的可信度和實際應用價值。
操縱員有其自身的需要,也有社會對他們的需要。安全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核電廠在安全文化建設、安全意識、安全環境和安全防護措施等方面是極為重視的,操縱員對此一般不會影響到工作情緒和操作的協調性。中國現有核電廠操縱員的待遇較好,一般不會產生物質需要方面的心理氣平衡。在關系到操縱員的名譽、地位•自尊和自我實現等方面高層次的需要,如果處理不當,可能使工作能力強、有抱負或者個性強的操縱員容易受到挫折,產生強烈的不滿情緒,對核電廠的安全生產不利。人的行為都是由動機引發的,操縱員也不例外。當操縱員的安全動機與別的動機如自尊、獎賞等產生強烈沖突,主觀風險率的估計顯著低于客觀風險率,過低估計自己反應行動的危險性,就可能產生冒險動機和僥幸心理,采取冒險行為,造成失誤或事故。
國外的研究表明,核電廠操縱員如同飛行員一樣,在工作后的3 }7年,平均為5年左右的時間,可能經歷一個心理危機階段,表現為工作興趣逐漸下降,5年后出現事故的危機增高,操縱員需要重新學習或提高興趣,以克服這種危機。如果核電廠操縱員對本職工作具有高昂的興趣,就會密切關注各種儀表參數是否正常,及時察覺異常情況并做出正確判斷和反應,把事故消滅于萌芽狀態;能夠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精力旺盛,減少疲勞感;能夠不斷學習專業知識,熟練掌握專業技能,正確有效地處理運行中的各種異常情況,防止事故的發生。
性格是人對客觀現實穩定的態度和與之相適應的習慣化的行為方式。經常發生交通事故的駕駛員一般具有以下三項特征:情緒不穩定,神經質,過度緊張,抑郁,易激動;自我為中心,主觀,不協調,缺乏同情心,具攻擊性,無視規章制度;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沖動,輕率,冒險。具有這些特征的核電廠操縱員同樣可能比較容易發生事故,盡管性格是可塑的,操縱員應盡量克服這些不良性格,加強管理,以防安全事故的發生。氣質本身無所謂好壞,主要看氣質特征與崗位需求是否相適應。在選拔核電廠操縱員時,就應當盡量避免相對于操縱員崗位的具有氣質危險因素的人,如活動的生理代價大、活動的水平低、適應性差、心境消極、傾向性弱、緊張度高、自我控制能力差、反應強度大、應變能力差、注意的廣度和堅持性差等,因為具有氣質危險因素的人,即使采取教育、培訓等措施也很難彌補。核電廠操縱員是一種特殊職業,從事高科技并負有重大責任的活動,需要較高的智力、較好的性格品質、穩定的情緒狀態、較高的專業技能、自我控制能力和應變能力強等,如果經過培訓和自身的努力,仍然達不到操縱員的能力要求,應及時調整工作崗位,否則會給核電廠的安全運行留下事故隱患。
2.5酒精、藥物對操縱員心理的影響
酒精和某些藥物對人體發生作用,會使人的意識處于異常狀態,對客觀事物、自身軀體、時間空間的知覺出現異常,思維邏輯混亂,行為失控。對操縱員的生理心理產生影響而容易誘發事故的藥物主要有:興奮劑(含迷幻藥和抗抑郁藥)、抑制劑(含止痛藥、安眠藥、鎮定劑、麻醉劑等)。這些藥物中毒可造成非芷常心理和生理狀態,從而發生判斷失誤、操作不正確而發生事故。其他藥物也會或多或少引起生理心理異常,如人參綜合癥可引起高血壓、興奮、頭痛、眩暈等,青霉素有時可出現幻視、暫時失明、胸悶、定向障礙,抗結核藥,可能出現意識不清、幻覺、興奮多語等。如果操縱員在工作前或工作過程中服用這些藥物,有可能造成安全隱患或事故,應盡量避免。
2.6操縱員的生物節律對心理的影響
核電廠操縱員工作時,一般以“值”為單位,一天24小時分成3~4個“值”,分別有早班、中班、夜班等。操縱員有自身的生物節律,又稱生物鐘,其生理機能和生活習性隨著時間的變化而出現周期性的變化,生物節律對操縱員倒班時的心理和核電廠的安全有重要影響。一天內人的機能變化趨勢是:上午7一11時機能上升,午后下降;午后6~9時機能再度上升,其后急劇下降,凌晨3~4時下降至最低點,此時人感到極度困乏,是極易出現事故的’‘危險時期”。每個人從誕生之日起,直至生命終結,在體力、情緒和智力上都存在著周期分別為23天、28天和33天的循環變化,符合數學上的正弦函數變化規律,“高潮期”體力充沛,心情愉快,思維敏捷,記憶力好,處理問題順手,“低潮期”則相反。從“高潮期”轉向“低潮期”的日子,稱為“臨界期”,機體各部位協調性差,易生病,工作易出錯,是事故高發期。當操縱員值夜班處于日節律的最低點時,如果恰逢月節律的“臨界期”就非常危險,誤判斷、誤操作的風險增高,應提高警覺,排班時也應當考慮這方面的因素。
3事故預防的心理對策
3.1操縱員的職業適應性測試
一般來說,多數人具有可能較好完阮某項工作而不發生或很少發生事故的自身素質,具有對某項工作的適應性,簡稱適性。少數人則反復發生事故,而且事故總是發生在這些少數人身上,這些人就具有事故傾向性。
操縱員的職業適應性測試,簡稱適性檢測,就是用客觀科學的方法對操縱員的心理和生理狀態進行檢測,從操縱員的崗位工作特點和事故預防的角度,判斷其心理生理素質對該崗位的適任性,除了測試方法外,還應考慮人的自然條件、基礎知識、接受專業教育的程度、錄用后的崗位培訓情況和心理培訓等。一般來說,心理狀態不適宜在操縱員崗位上工作的人,可能更加適合于從事其他崗位的工作,因為核電站有些崗位需要專業知識很豐富的人,有很多適合他們的工作,這對于提高核電廠的安全性,預防事故,人盡其才,提高工作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根據國內外經驗,操縱員的心理狀態對于正確的判斷和操作很重要,對操縱員的心理測試應采用綜合指標來評判,主要從操縱員的智力水平、行為測試、個性心理特征、應激耐受、活動的生理代價、領導能力、團隊職業分數、自我評價、情感選擇、問卷調查和面談結果等方面全面衡量操縱員的心理素質和能力。當然,這些指標在經過一段時間后會發生變化,需要與模擬機上測試的結果和主控室的工作表現進行對比,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繼續教育、培訓和實際工作鍛煉。
3.2操縱員模擬機培訓的心理分析與事故預防
在模擬機教員的協助下,對核電廠操縱員在模擬機培訓時的各種心理參數進行有效分析,對于觀察操縱員的心理素質和工作能力,是個十分難得的好機會。在上模擬機前,心理學家可以協助教員對學員的自然狀態進行評分,包括知識水平的深度和廣度、對實際操作的掌握速度、對儀表的熟練程度、獨立工作能力等。模擬機操作過程中,觀察操縱員對操作盤參數變化的邏輯判斷、數據變化后采取相應措施的能力、是否能很快找到變化的原因和解決的辦法并做出決策、如何通過操作改變參數以使機組達到并保持正常的運行參數,同時觀察操縱員的動作速度、準確度和穩定性,以及與其他機組的協調能力和獨立工作能力等。通過設計模擬事故,觀察操縱員在事故狀態下的操作表現、處理和排除事故的能力和心態,還可通過操縱員的語言交流,反映操縱員的心理素質和應急反應能力。
模擬機培訓反映了操縱員的綜合心理素質,如果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和缺陷,可以通過心理學家和模擬機教員的共同努力,找出原因,因勢利導,反復訓練,形成穩定而有效的心理模式,從而達到預防事故的目的;如果操縱員在模擬機培訓過程中總是發生同樣的錯誤,無法完成預定的任務,造成較為嚴重的安全隱患,說明該操縱員可能存在某些心理缺陷,如果在模擬機教員和心理學家的積極幫助下也無法或難以糾正,應當考慮調整崗位。
3.3加強心理調節,預防事故發生
核電廠操縱員常見的不良情緒包括急躁、緊張、松懈、驕傲、麻痹、自卑、恐懼、‘凌怒等,這些不良情緒會對核電廠的安全運行構成威脅,必須加以控制,這種控制是在思想意識和高級情感制約下進行的,并受到周圍他人的社會情緒影響和制約,需要以積極良好的情緒來制約或淡化消極不良的情緒,以冷靜的理智控制過激情緒。要提高遇事不慌、處變不驚、受辱不怒的個人修養,只有忍耐制怒,平心靜氣,才能客觀全面地分析情況,周密慎巍解決問題,凡事提前做好準備,多設想困難和問題,多準備對策,做到有備無患,防止產生急躁情緒。可以通過釣魚、打太極拳、練習書畫和氣功等活動,培養耐心和韌勁。
操縱員應當保持適度的緊張,面對強大的刺激和壓力,緊張度就適當高一些,但不必過度緊張;面對較弱的刺激和壓力就要適當放松,但不能一點緊張度也沒有。只有適度緊張最能調動人的思維積極性、操作靈敏度和準確性。操縱員的受教育程度都很高,經過專業培訓,緊張程度明顯降低,如果進行多次模擬機培訓,心理過度緊張的狀態就可以明顯得到改善。
如何提高操縱員的自信,克服自卑,也是核電廠值得重視的問題。克服自卑情緒應努力激發其自信心和自尊心,以階段性的成就提高其自信心,多鼓勵表揚,少批評,培養積極向上和健康樂觀的情緒。人是自己情緒的主人,盡量多看人生美好的方面,笑對人生。積極樂觀情緒是抵御不良情緒襲擾的有效屏障,可以使人的智力和體力處于最佳狀態,減少失誤,提高工作效率。操縱員如果已經產生不良情緒,可以采用傾訴發泄法、情緒轉移法、請人疏導法、自我調節法等進行心理調節,使不良情緒及時得到緩解,防止對核電廠的安全運行產生不利影響。
操縱員無論在工作過程中,還是在休息時,都應當嚴格控制飲酒。藥物使用應非常慎重,不得已需要用藥時,應及時向核電廠職業醫生報告,職業醫生經過審定后,提出是否可以服用、或者調整當班時間、甚至臨時調整崗位的建議,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專家和國際同行的建議,我公司正在編制有關對員工進行酒精控制和藥物使用的管理規定,以保證核電廠的安全運行。可以利用生物節律的原理,計算出每個操縱員的月節律的“臨界期”和“低潮期”,把操縱員的“值”重新進行組合和編排,盡量避免整個“值”的操縱員同時處于這兩個期時值夜班。
松弛療法(relaxation ),是通過反復的放松訓練,可以形成條件反射性心、身松弛反應,對于操縱員長期倒班和工作責任重而造成的心理緊張、焦慮、高血壓、頭痛、失眠、支氣管哮喘等,有一定的治療效果。可以采用漸進性松弛訓練、松弛反應法、結合暗示與想像的松弛訓練、大自然音樂療法等,緩解操縱員的心理壓力,逐步調節其心理狀態,勞逸結合,對于預防事故具有積極意義。俄羅斯核電廠的療養院一般均設有心理放松室,環境舒適安靜,配備高級音像設備,邀請心理專家進行心理輔導,對于有效調節操縱員的心理起到很好的作用,值得中國核電廠借鑒。
4結論
認知心理、意志、注意、情緒、情感、個性心理是操縱員心理素質的主要方面,直接關系到核電廠運行的安全性;酒精泛藥品、生物節律對操縱員的心理有很大影響,關系到操縱員的決策判斷能力和行為控制能力,嚴重時可以誘發或直接導致嚴重后果。通過對操縱員的職業適應性測試,可以初步篩選出從心理學角度適合于操縱員崗位的較佳人選,再經過崗位技能培訓、模擬機培訓和實際工作過程的觀察,既可以使主控室操縱員的心理素質符合核電廠安全運行的要求,又可以人盡其材,避免不必要的浪費,尤其重要的是,核電廠可以最大限度地預防人因事故的發生。當然,經常對操縱員進行心理分析、心理咨詢、心理輔導,加強心理調節,有助于及時發現和解決心理上的問題,防患于未然。從核電廠方面來說,不斷改善工作環境,注意操縱員的職業發展心理,加強安全教育,創造良好的人際關系和工作氛圍,對核電廠的事故預防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上一篇:水利建設工程事故隱患排查與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