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礦井水災?礦井發生涌水的水源有哪幾種?
2004-01-20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礦井在建設和生產過程中,地面水和地下水通過各種通道涌入礦井,當礦井涌水超過正常排水能力時,就造成礦井水災。礦井水災(通常稱為透水),是煤礦常見的主要災害之一。一旦發生透水,不但影響礦井正常生產,而且有時還會造成人員傷亡,淹沒礦井和采區,危害十分嚴重。所以做好礦井防水工作,是保證礦井安全生產的重要內容之一。
礦井水源分為地面水和地下水。
(1)地面水引起的礦井水災。礦井附近有江河、湖泊、池塘、水庫、溝渠等積水,以及季節性雨水時,當水位暴漲,超過礦井井口標高而涌入井下,或由裂隙、斷層或塌陷區滲入井下造成水災,這種水源叫地表水。受這種水危害的情況,一般有以下幾種:
1)位于低洼地帶的礦井,由地表水沖破礦井周圍圍堤而流入井口,或由于殲石山、爐灰等推積位置選擇不當,被洪水或雨水長年沖刷到附近的江河當中,使河床增高或造成河水超過堤或攔洪壩直接進入井口。這種地表水來勢兇猛,而且伴隨許多泥沙、礫石。如防備不當,常造成淹井事故;
2)地表水與松軟的沙礫巖層相通,當井筒掘進穿透沖積層含水層時,地表水將順著砂礫巖層的裂隙涌入井下造成淹井;
3)地表水與煤層頂底板的含水層相連通或由斷層溝通,地表水通過含水層或斷層進入井巷,致使發生水災事故;
4)煤層采掘以后,冒落帶一旦進入老窯或與地表水系溝通,也會發生地表水涌入礦井,造成水災事故。
(2)地下水引起的礦井水災。地下水包括地下含水層水、溶洞、斷層水、老空水等。地下水造成水災的情況,一般有以下幾種:
1)地下的礫巖層,流沙層和具有巖溶的石灰巖層,都含有大量積水,稱為含水層。當采掘工作接近或穿透這種積水區時,就會造成透水事故;
2)斷層及其附近的巖層均比較破碎,在這種破碎帶內有時含水或與地表水、含水層溝通,掘進時,碰到這種情況容易造成突水事故。
3)已采掘的舊巷及空洞內,常有大量積水,稱為老空水。老空水常為礦井水災事故的主要原因。老空水特點是水壓大,一旦掘透,來勢兇猛,具有很大破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