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物質與空氣混合達到一濃度時,在點火源的作用下會發生爆炸。這種可燃物質在空氣中形成爆炸混合物的最低濃度叫做爆炸下限,最高濃度叫做爆炸上限。濃度在爆炸上限和爆炸下限之間,都能發生爆炸。這個濃度范圍叫該物質的爆炸極限。如一氧化碳的爆炸極限是12。5%~74。5%。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的濃度小于12。5%時,用火去點,這種混合物不燃燒也不爆炸;當一氧化碳在空氣濃度達到12。5%時,混合物遇點火源能輕度爆燃;當空氣中的一氧化碳濃度稍高于29。5%時,,接觸火源會發生威力很大的爆炸;當一氧化碳濃度達到74。5%,爆炸現象與濃度為12。5%時差不多。濃度超過74。5%時,遇火源則不燃燒、不爆炸。下表為一些物質在空氣中的爆炸極限
一些物質在空氣中的爆炸極限
物質 爆炸上限 爆炸下限
一氧化碳 12.5 74.5
氫氣 4.1 75
甲烷 4.9 15
天然氣 4.0 16
煤粉 35 45
爆炸極限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在防火防爆工作中有很大的實際意義;
1. 它可以用來評定可燃氣體(蒸氣、粉塵)燃爆危險性的大小,并可作為可燃氣體分級和確定其火災危險性類別的依據。我國目前把爆炸下限小于10%的可燃氣體劃為一級可燃氣體,其火災危險性列為甲類。
2. 他可以作為設計的依據。例如確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級,設計廠房通風系統等,都需要知道該場所存在的可燃氣體(蒸氣、粉塵)的爆炸極限數值。
3. 他可以作為制訂安全生產操作規程的依據。在生產、使用和貯存可燃氣體(蒸氣、粉塵)的場所,為避免發生火災和爆炸事故,應嚴格將可燃氣體(蒸氣、粉塵)的濃度控制在爆炸下限以下。為保證這一點,在制訂安全生產操作規程時,應根據可燃氣體(蒸氣、粉塵)的燃爆危險性和其他理化性質,采取響應的規范措施,如通風、置換、惰性氣體稀釋、檢測報警等。
上一篇:常見的工業爆炸事故有哪幾類?
下一篇:企業防火防爆的基本措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