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東煤礦地處安徽宿州境內,設計生產能力為150萬t/a,是煤與瓦斯突出礦井。井田內二迭紀共含11個煤層組,計30余層煤,其中可采煤層14層,礦井通風方式為中央邊界抽出式。礦井采用系統抽放和移動抽放相結合的抽放方式,抽放能力為160m3/min。
1 工作面概況
7124工作面是祁東煤礦西二采區首采煤層71煤層首采工作面,起止標高-540.3m~-590m走向長635m,傾向寬112m,煤層平均厚度2.3m。
7124工作面屬煤層群開采,煤系垂向剖面上發育煤層較多。由地質鉆孔資料可知:上覆62、63煤距71煤25m、21m,62煤厚0.6m,瓦斯含量9.68mL/g,63煤厚0.8m,瓦斯含量8.17mL/g。下覆81、82、9煤距71煤層較近,分別為19m、27m、37m左右,其中81煤厚2.5m,瓦斯含量12.02mL/g;82煤厚2.6m,瓦斯含量8.6mL/g;9煤厚3.0m,瓦斯含量11.52mL/g,且81、82、9煤層頂板多為細砂巖為主,圍巖透氣性中等。71煤瓦斯含量9.51mL/g,煤層透氣性系數λ=0.087m2/MPa2·d,粘孔流量衰減系數α=0.04d-1,本煤層較難抽放。
2 工作面瓦斯涌出情況
。1)掘進期間:運輸巷風量270m3/min,瓦斯涌出量為1.6m3/min,回風巷風量276m3/min,瓦斯涌出量為1.8m3/min。
(2)工作面初次來壓之前:工作面形成后,風量678m3/min,絕對瓦斯涌出量為2.0m3/min;而在初采期間,絕對瓦斯涌出量為2.6m3/min,直接頂冒落時瓦斯涌出量為3.196m3/min。
(3)工作面初次來壓后:工作面初次來壓時,風量為1 047m3/min,瓦斯涌出量為7.957m3/min,初次來壓后,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在24m3/min左右。
(4)周期來壓:工作面推進13m時,老頂初次來壓,結合工作面推進度、礦壓顯現和瓦斯涌出曲線分析確定該工作面周期來壓步距為12~15m。如圖1所示。
圖1 工作面推進度與瓦斯涌出曲線圖
3 工作面冒落帶裂隙帶高度的測定
為準確查明7124工作面冒落帶、裂隙帶發育情況,在工作面回風巷施工冒落帶、裂隙帶探測鉆孔。鉆孔施工穿過的巖性為灰色泥巖、泥質粉砂巖、煤線、細砂巖。水文地質情況為71煤頂板砂巖含裂隙水。探測鉆孔布置平面圖如圖2所示。
圖2 探測鉆孔布置平面圖
工作面覆巖破壞探測在井下風巷中進行,采用地球物理方法的高密度電法CT成像技術,動態地探測7124工作面開采過程中工作面覆巖破壞的發育規律。該方法先期在回風巷向頂板施工一個80m超前探測鉆孔,并在孔中埋置檢波器和電極,探測中共有布置電極53個,電極距為1.33m。通過對采集數據進行CT反演,獲得如下結果:
(1)探測結果表明,導水裂隙帶最大高度在距煤層頂板48m,覆巖冒落帶高度為18m
。2)采動應力超前工作面前方影響距離在33m,煤層覆巖破壞落帶超前工作面10m,裂隙帶超前工作面20m。
。3)裂隙帶發育具有一定的穩定期和活動期,以工作面日推進5m的速度來看,裂隙帶相對活動期在超前應力集中時期,即超前33m左右,在工作面前方20m內裂隙帶發育最為劇烈并達最大高度,其后裂隙帶進入相對閉合與緩慢下降狀態。
4 多種抽放方法及效果
7124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從掘進期間到回采初次來壓、周期來壓經歷了由小到大的過程,最大涌出量達24m3/min,我們采取移動泵抽放和系統抽放相結合的方式,在工作面風巷安裝3趟管路,抽放方法有:高位鉆孔抽放、輔助邊孔抽放、埋管抽放、立孔埋管抽放。
(1)高位鉆孔抽放。根據71煤層地質條件和工作面冒落帶、裂隙帶高度,在風巷施工4個高位鉆場,其中第1號鉆場距工作面切眼150m,鉆場間距為80m,鉆場的規格為寬×高×深=3.2m×2.3m×12m,采用錨索網支護,前6m施工30°上坡,后6m變平,平臺段破71煤頂板4m。鉆場采用風袖導風進行通風。每個鉆場內布置2排共12個鉆孔。鉆孔施工采用TUX-150鉆機,第一個鉆場鉆孔長120m,其它鉆場鉆孔長110m,鉆頭直徑91mm,鉆孔壓茬距離30m,鉆孔終孔平面間距控制在從上出口向下6~25m?椎纂x煤層頂板高度控制在10~16m,鉆孔間距0.6m。高位鉆孔布置如圖3所示。
圖3 高位鉆孔布置示意圖
通過實測分析,上排鉆孔有效長度為90~95m,抽放CH4濃度在21%~80%之間。下排鉆孔有效長度為85m左右,抽放CH4濃度在18%~62%之間。單孔瓦斯抽放量0.2~1.2m3/min,單個鉆場抽放量3.5~7.2m3/min。
高位鉆孔抽放關鍵是要摸清“兩帶”高度,合理布置鉆場,選擇合理的鉆孔長度、直徑和壓茬距離。
。2)輔助邊孔抽放。為解決工作面上隅角至回風巷方向20m范圍切頂線瓦斯超限,在風巷每隔20m打與風巷夾角15°,Φ91mm鉆孔,鉆孔長40m,終孔控高在煤層頂板12m,如圖4所示。
圖4 輔助邊孔布置示意圖
輔助邊孔施工容易,單孔瓦斯抽放量為0.8~1.2m3/min,鉆孔有效長度27~32m。
(3)風巷埋管抽放。為解決上隅角瓦斯超限,沿工用面風巷預埋1趟直徑600mm管路,每隔15m安設同直徑立管,立管高度超出風巷頂板0.4m,在站管上端打花眼,長度0.4m。如圖5所示。
圖5 風巷埋管布置示意圖
埋管抽放瓦斯流量11~20m3/min,抽放CH4濃度18%~45%,抽放瓦斯量2.1~7.6m3/min,有效地解決了回風流和上隅角瓦斯超限。
(4)立孔埋管抽放。為加大抽放力度,根據“兩帶”高度,用TUX-75鉆機在風巷沿垂直方向往頂底板打鉆孔,頂板孔18m(與冒落帶高度一致),底板孔1.0m(為便于固定立管),孔徑為127mm。在鉆孔內埋直徑為108mm的套管,套管上到孔頂,下到孔底,頂部4.0m打花眼,底孔埋管后注漿固管。當工作面推地預埋的立管后,頂板冒落,立管的花管部分處在冒落的頂板與裂隙帶之間的空間內。在立管的下部用三通與抽放管路連接,立孔間距20m。如圖6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