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礦井災害性質描述
礦井火災是指發生在井下或井口附近能威脅到井下安全生產和井下人員安全的火災。
l、礦井火災的分類:
(1)外因火災是由某種外在的高溫熱源引起可燃物燃燒的火災。如吸煙、電焊、用電爐或燈泡取暖,電火花,明火明電放炮,瓦斯煤塵爆炸等所引起的火災。這類火災的特點是發生突然,來勢迅猛,無預兆可查,在礦井火災總數中,占的比重不大,但損失不小。
(2)內因火災是指由于煤炭自燃引起的火災。這類火災有一個孕育過程(自燃要經過潛伏期、自熱期和燃燒期),根據預兆能早期發現,但火源隱藏,經常發生在人們難以進入的采空區和煤柱內,難于找到準確的火源位置,撲滅火困難。
2、礦井火災的危害
礦井火災的危害很大,它能產生高溫火煙及有毒有害氣體。火源附近的溫度可達1000℃以上,伴隨火災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是火災事故中造成大量人員傷亡的主要原因。火災可能引起瓦斯,煤塵爆炸,可以產生“火風壓”,使風流逆轉,造成風流紊亂。火災燒毀設備,支架和煤炭資源,造成停工停產,如果封閉火區,還將影響礦井生產正常接替,凍結煤炭資源。
第二節 地面火災預防措施
l、井口房和扇風機房及其附近20米以內,不得有煙火或用電爐取暖,在工業廣場和井口附近嚴禁用易燃易爆材料搞臨時建筑。
2、主、副井口不得隨意進行電氣焊和噴燈焊作業,若工作需要必須制定安全措施,經礦長批準后方可進行。
3、可燃性材料存放點由安全科制定出專門防火措施,交礦“四防小組”審閱,并在庫房附近設置足夠數量的消防器材和防火設施。
4、礦井坑木場安全科應制定專項防火制度。
5、煤場內,禁止明火取暖,由銷售科負責。
6、鍋爐灰不能在工業廣場內隨便亂倒,運輸隊要裝車運至矸石山與矸石一塊處理,運輸隊負責將責任落實到人。
7、地面消防水池必須保證足夠的消防水量,此項工作有辦公室負責。
8、嚴格按規定在工業廣場內存放足夠的消防器材,保證使用性能良好,該項工作由辦公室負責。
9、風井機房內嚴禁煙火,并配備足夠數量的消防器材,機電科機電隊對電氣設備要經常檢查維修,保證機電設備處于完好狀態。
11、平地各類庫房內嚴禁煙火,并配備足夠數量的消防器材,懸掛“嚴禁煙火”的警示牌。
12、井上、下消防材料庫和各消防點應配足規定數量的器材(詳見附表),并指定專人定期檢查、落實,隨便挪用或丟失器材,應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第三節 井下火災預防措施
1、外因火災預防措施
(1)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第10條關于入井人員驗身制度,嚴禁攜帶煙草和點火物品入井,嚴禁穿化纖衣服下井。
(2)下井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確保人人會使用自救器。
(3)井下各峒室不準存放易燃材料,易燃材料在井下嚴禁亂扔、亂放、亂倒。
(4)井下機電硐室及主要運輸巷道安裝易產生火災隱患的設備時,附近20m范圍內必須使用不燃性材料支護,并配足滅火器材,存放足夠的砂箱、砂包和滅火工具。
(5)井下要采用礦用安全型燈具照明,其線路要用不延燃橡套電纜,其電壓不得超過127伏。
(6)電氣焊必須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第223條規定執行。
(7)井下嚴禁帶電檢修、搬遷電氣設備(包括電纜和電線)。
(8)井下有電氣設備或電纜的地點,施工人員必須對電氣設備和電纜加強保護,以免因被砍斷、碰爛、擠破而造成短路,引起火災。
(9)井下機電工經常檢查自己所管設備的運行情況,發現有磨擦發熱等異常現象,應立即停止運轉,并報告礦調度室。
(10)放炮員嚴格按照“三大規程”有關規定執行放炮制度,嚴禁放空心炮、糊炮或明炮。
(11)井下機電硐室、材料庫、井底車場、使用帶式輸送機或使用液力偶合器運輸設備的巷道以及采掘工作面附近的巷道中都應儲備足夠數量的消防器材,消防器材的配備質量、數量、存放地點及使用應嚴格按照標準的有關規定執行。
(12)將井下各變電所劃分為防火重點區,并給每個重點區兩端設立防火門。各防火門要定期檢查,一旦在井口附近發生火災,關閉井口防火門,防止有害氣體向井下蔓延,該工作由機電科負責。
(13)井下所用風筒要用難燃或阻燃材料制作。
(14)井下所有電纜、皮帶要阻燃。
(15)液壓聯軸節等易磨擦生熱的部件要加強檢修、維護,以防磨擦起火,液壓聯軸節必須使用經試驗合格的易熔塞及防爆片。
(16)皮帶巷消防水管每50m要設—個三通閥門。
2、內因火災預防措施
內因火災即煤層自燃引起的火災。煤科總院重慶分院對我礦開采的二1煤層自然發火傾向性鑒定為三類屬不易自燃煤層,因此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預防。
(1)在進行巷道掘進時,要充分考慮防止因幫空頂空而造成自燃的措施。
(2)采煤隊在保證煤質的情況下,盡量提高采煤工作面回收率,不留浮煤和老塘積煤,上、下尾巷坑木要回收干凈,特殊情況需要預留煤底時必須制定專項措施。
(3)回采工作面回采結束后必須在45天內進行永久性密閉,并在停采線上撒阻化劑。
(4)通風科要加強防火管理,瓦檢工必須定期檢查密閉外和采掘面回風流中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及煤壁、空氣溫度。救護隊要加強—氧化碳檢查以及出水溫度的測定,并重點做好各掘進工作面過老巷、沿空送巷及各密閉內的溫度及氣體濃度檢查,發現異常現象,立即報告安全通風科、調度室和總工程師,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5)加強掘進面工程質量管理,杜絕空幫、空頂作業。對頂煤高冒區要加強觀測,發現異常,立即采取噴漿、注水等防火措施。
(6)加強通風管理,合理調整主扇負壓,保證通風系統安全、可靠、經濟運行。
(7)通風構筑物的位置要有利于防火,杜絕微風作業,保證合理供風。
(8)采掘作業規程中要制定防治自然發火措施。
(9)加強防火預測預報工作,每周對易出現高溫火點的地點組織—次檢查,并有記錄可查。
(10)回采工作面結束以后,及時調整通風系統,減少進回風側之間的壓差。
上一篇:井下氧焊切割安全技術措施
下一篇:某礦井防塵措施